• 62阅读
  • 0回复

美国银行危机与银行业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4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银行危机与银行业改革
曹大洪
目前美国银行业危机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大量银行贷款变成呆帐,银行倒闭数目剧增。去年全美银行共有三百亿美元的贷款无法收回,约一百七十家银行倒闭,今年全美银行的倒闭数目可能接近二百家。
其次,储贷协会危机加剧,拯救工作面临困难。一九八九年,美国专门成立了清理信托公司,负责清理、收购和接管破产的储贷机构。仅去年一年,政府为此就花掉五百亿美元,今年还将花费三百亿美元。估计整顿储贷协会乱局的全部费用将多达五千亿美元。这笔巨额开支对面临财政赤字重压的美国政府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再次,大银行也难逃倒闭厄运。今年第一季度,美国花旗银行的盈利仅七千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三点七一亿美元剧降百分之八十多,呆帐总额则增加七点五二亿美元,达到七十亿美元。汉华实业、华友以及纽约化学、制造商汉诺威等大银行目前也面临着股价下跌、盈利减少、呆帐增加的局面。最后,联邦银行存款保险基金渐近枯竭,难以应付银行倒闭事件。
美国银行业危机的成因相当复杂。从其内部因素看,它是银行过度投资的结果。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推行所谓“放松管制”的金融政策,对银行体制实施前所未有的改革。本来是想通过解除或减少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价格竞争、经营业务竞争和地理竞争方面的限制,使金融体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效率。但金融“解禁”使得美国银行的放贷活动在数量和范围方面都急剧扩大。除大举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外还在房地产业、“借款兼并”、高风险债券上进行大规模投资。世界债务危机的爆发以及八十年代末美国房地产业萧条和垃圾债券市场的衰落,导致了美国银行的大批贷款无法收回,盈利陡降,坏帐激增,整个银行业因此深陷困境。
美国银行业危机与前不久的经济衰退交织在一起,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传递的恶性循环。银行在其自身陷入困境和整体经济处于衰退的形势下,必将普遍收缩信用,加强对贷款的限制,选择放款对象。这样不仅使众多的工商企业筹措不到充裕的资金来扩大生产和更新厂房设备,并使私人无处借钱增加消费,从而使联邦储备委员会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回升的努力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为了解决因银行业危机造成的“信贷紧缩”问题,促进经济尽快摆脱衰退,并最终使银行业摆脱危机,恢复银行的活力,实现经济稳定而健康的增长,美国政府和金融当局正在着手对银行业实施全面、彻底的改革,各方提出了大量的建议和方案。综合起来看,其主要内容包括:(一)通过允许资本充足的银行介入证券、保险及互惠基金业务,逐步取消对银行经营业务的限制,改善银行的竞争条件;(二)有条件地允许工商业机构和证券机构持有银行,以增加资本不充裕银行的资金来源;(三)若干年内取消对银行地理竞争的限制,允许银行跨州经营,以扩大银行业务和规模。(四)改革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加强保险系数,减轻政府负担。
从上述方案看来,这次美国银行业改革是三十年代以来最全面最彻底的,目标是使美国银行更为安全、有效并具竞争力。如果成功,将有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美国银行界普遍赞成改革,但国内尚存在不同意见,国会中有人认为改革过于激进而持保留态度。不过总的说来,主张对银行业实行彻底改革的人占大多数。欧洲和日本方面对此亦表示欢迎。可以预见,美国银行业的改革虽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但在当今金融自由化趋势日益加强的时代,看来改革必将进行并将会取得某些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