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再接再厉 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5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

  再接再厉 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
中国科协常委、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冯长根
有了党的领导才有科学的春天。作为一名党员和人民培养的年轻知识分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深深感到向新科技革命进军、为科技兴国建功立业,这是历史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任重而道远。
1978年,党和国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恢复了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通过研究生考试后不久,学校又推荐我参加了北京地区当年出国进修、学习人员统一考试。从此,我作为科技队伍中的年轻一员,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怀和帮助,迅速成长起来。我深深体会到,我能够到英国留学深造,是因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虽然我能出国的直接原因是通过了考试,但考试是“表”,改革开放才是“本”。我在国外4年,不断得到同志们的关心照顾,时时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不断加深这样一种认识,即作为一个青年,要有对社会负责的强烈责任感,报效祖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份内事。为了回国后更好地工作,我在国外勤奋学习,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完成了19篇学术论文,而且博士论文作为当年该校最佳物理化学博士论文而获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成绩和荣誉属于党和人民。1983年底我回到北京理工大学,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我感到非常光荣和高兴。
在工作实践中,我对党的科技政策有了更直接和深刻的认识。在此我想特别谈谈科学基金对我的支持。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但却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拨出专款设立了科学基金,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我在1984年得到了科学基金的资助。从那以来,我在“热自燃”和“热点火”研究中不断取得新成绩。我的专著《热爆炸理论》获1990年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与此同时,出版部门设立的各类学术出版基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版难的困境。我的另一部专著《热点火理论》得到了这方面的资助。这一切,正是党和国家克服困难,为科技人员创造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家为了更好地出成果、出人才,强化投资,建立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开放实验室。我校“爆炸灾害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成立后,我受委托担任了实验室主任。在改革开放中,党和国家采取了很多类似的战略措施。这些重大措施必将促进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级领导为了克服论资排辈的影响,制订了不少具体办法。许多单位30岁左右的青年已独立承担科技重任。1986年我被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起我独立指导研究生,1989年晋升为教授,今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这许许多多措施,使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对于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人的奖励制度,充分反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尚。各级政府和人民团体不断设置各类奖励,覆盖面日益广泛。我仅仅做了一点点工作,但1986年获得首届“北京青年科技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首届“青年教师奖”,1989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为‘七五’建设作贡献的杰出青年”称号,1990年获“五一”劳动奖章。回顾个人的成长,我深深体会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党和集体的力量才是巨大的,成绩和荣誉应该归于党,归于国家,归于培养我的领导和群众。
庆祝党的70周年生日,我更深切地感到,处在世纪之交,90年代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是至关重要的10年。党中央制定的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宏伟蓝图,为青年人施展才华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也赋予我们重大的历史责任。我决心进一步认真地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增强科技意识,掌握科技知识,参与科技实践,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发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开拓进取,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