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中苏两国三年来文化交流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12-09
第3版()
专栏:

中苏两国三年来文化交流工作
中苏两国文化交流三年来有很大发展,有效地增进着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天,以苏联名作家法捷耶夫、西蒙诺夫为首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即来我国访问。接着,苏联名作家爱伦堡、冈查尔、科热夫尼科夫等,又先后来中国和中国作家亲切地交流了两国文学创作的经验。最近,以吉洪诺夫为首的苏联文化工作者代表团、由楚拉基领导的苏联艺术工作团、以鲍·亚·亚历山大罗夫为首的苏军红旗歌舞团和以费道罗夫为首的苏联电影艺术工作者代表团,又应邀来我国参加“中苏友好月”。中国作家郭沫若、茅盾、丁玲、萧三等以及以冯雪峰为首的中国作家赴苏访问团,也曾先后访问苏联,受到苏联人民的热烈欢迎。中苏两国科学界也已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经常进行科学交流的工作。苏联科学院和中国五十多个科学机构保持经常的联系。中国和苏联的科学家时常通信,交换研究心得,讨论学术问题。苏联著名哲学博士尤金,生物学博士努日金,史学博士吉谢烈夫,经济学硕士马卡洛娃、包德列夫,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车斯诺柯夫,莫斯科大学法学系副主任阿斯凯洛夫等都应邀到过中国,中国的科学家也常常到苏联访问。今年十月三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通过关于和中国科学家实行创造性的合作的决议。决议中规定把中国科学家的最饶有兴趣的著作翻译成俄文出版。苏联科学院所属的东方学研究所将负责翻译和注释中国科学家的著作。我国科学院院长会议也作出决议,以加强与苏联科学院的联系,并加紧向他们学习。
中苏两国的书刊三年来已有很大的交流,受到两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据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国出版的苏联书籍的中译本共约三千一百三十一种。人民出版社从一九四九年二月到一九五二年九月止,所出版的苏联书籍中译本就有一千二百十六万六千一百多册,其中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共二百七十二万二千五百册。今年五月十五日,苏联外国作品出版局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俄文译本。在此以前,毛主席的“实践论”早已在苏联“布尔什维克”杂志上刊载,并由苏联国立政治书籍出版局一版再版地印成单行本。刘少奇的“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以及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等,都已有了俄文译本。
中苏两国的文学名著,成为两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读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三年来出版的苏联文学艺术书籍的中译本有六百六十五种。高尔基的作品译成中文的单行本达一百五十种之多。历年荣获斯大林奖金的文学作品,多数已有中文译本。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都有适应不同文化程度的通俗的节印本,使它们能普及地流传。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富曼诺夫的“夏伯阳”、华西列夫斯卡的“虹”,都被中国美术家绘成了连环画本。无数中国青年以保尔·柯察金、丹娘、马特洛索夫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中国革命作家的作品在苏联也被广泛地介绍着。苏联以十六种民族文字出版了中国作家的一百一十八种书籍,共已发行了四百六十二万册。这些作品反映了各个时期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中国人民生活。鲁迅的许多作品已被译成十三种苏联民族文字出版。郭沫若、茅盾的作品在苏联又有了新的版本。今年三月,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贺敬之和丁毅执笔的“白毛女”,都荣获一九五一年斯大林文艺奖金,这是中苏文化交流上有深刻意义的一件大事。
中苏两国在电影、戏剧、音乐方面也进行了大量交流。三年来,苏联电影在中国上映的已有二百多部,其中译成华语的有一百四十多部。据不完全的统计,从一九四九年到今年六月,观众有一亿八千六百零二万六千多人。苏联电影艺术工作者还与我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合作摄制成“中国人民的胜利”、
“解放了的中国”、“锦绣河山”三部五彩影片。前两部影片荣获了斯大林奖金。新中国的影片仅
“中华女儿”、“光芒万丈”、“无形的战线”、
“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五片,从一九五零年八月到一九五一年四月一日在苏联各地放映,观众就有两千万人以上。一九五一年秋,苏联三十个大城市还举办了“中国电影节”。苏联剧本译成中文在中国各大城市上演的,已有“俄罗斯问题”、“莫斯科性格”、“红领巾”、“美国人民的呼声”、“前进,美国的人民”、“冷战”、“曙光照耀着莫斯科”等。“曙光照耀着莫斯科”使观众具体地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光辉远景,这对即将开始大规模建设的中国人民是有莫大的教育意义的。“白毛女”一剧已有俄文译本,由名戏剧家格拉西莫夫导演,今年六月十三日在莫斯科瓦赫坦戈夫剧院开始上演。三年来,中国的音乐工作者在介绍和演奏俄罗斯和苏联的音乐作品方面曾做了许多工作。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全国性的定期的苏联音乐广播欣赏会,有系统地介绍了苏联的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听众仅以汉口一地来说,已有几十个文工团团员和学校师生经常有组织地收听。新中国的音乐在苏联也被广泛地介绍着。苏联部长会议无线电广播委员会为纪念我国作曲家聂耳逝世十七周年和介绍中国歌曲,曾在今年七月举行了“中国音乐周”,广播我国作曲家的作品。
此外,中苏两国三年来通过展览会进行文化交流也有很大成绩。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国内举办的较大型的介绍苏联的展览会有:苏联建设图片展览会、斯大林七十寿辰展览会、列宁生平事业展览会、苏联宣传画和讽刺画展览等。至于各地中苏友好协会举办的小型苏联图片展览,几乎是继续不断地在学校、工厂、街头展出。一九五零年十月,苏联部长会议艺术委员会曾在苏联首都莫斯科著名的国立特列甲科夫艺术陈列馆主办了“中国艺术展览会”。展览期中,艺术陈列馆的展览厅中经常是拥挤的,早晨还没有开门,门外就等着很长的行列。国立莫斯科东方文化博物馆举办着常年开放的中国美术展览会。苏联许多城市和乡村正在有系统地举行关于人民中国的展览会,参观的人非常踊跃。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国创办了专以学习苏联建设经验为宗旨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了更直接地学习苏联建设的经验,我国于去年八月派遣首批留学生到苏联留学。在国内各地,学习俄文已形成热潮。北京清华大学中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也和青年学生们在一起埋头学习,以便掌握这个学习社会主义文化的工具。
在今年十一月七日起至十二月六日我国所举行的
“中苏友好月”中,中苏两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更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加强和发展。伟大的苏联人民派出了三百人的文化使团——苏联文化工作者代表团、苏联艺术工作团、苏军红旗歌舞团、苏联电影艺术工作者代表团来我国参加“中苏友好月”活动。他们已先后分别访问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长沙、广州、重庆、成都、西安、兰州、沈阳、长春等各大城市,向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和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介绍了苏联在历史、农业、生物等科学工作上和文学、电影、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工作上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和伟大成就。截至十二月三日止,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这次来我国的苏联文化、科学、艺术工作者在参加我国各地的“中苏友好月”活动中已作了三十七次的专题报告,参加了六十九次的座谈会,我国的文化、科学、艺术工作者参加报告会和座谈会的共有十几万人。同时,苏联的著名艺术家还在我国各地正式演出五十多次,观众约二十九万多人,另外有组织的从广播中收听他们演唱的群众有一千六百万人。他们的这些报告、发言和演出对我国的文化、艺术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他们的访问,使我国广大人民更明确地认识了学习苏联的重要意义。与我国举行“中苏友好月”同时,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以及列宁格勒和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城乡中,举办了有关新中国的展览会、讲演会,并演出了我国的和有关我国的艺术节目,放映了我国的影片,使千百万苏联人民了解了中国人民的文化成就。
在三年来的中苏两国文化交流的巨大工作中,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起了卓越的组织作用。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