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搞好“四个决策” 促进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5
第5版(理论)
专栏:县委书记县长工作研究征文

  搞好“四个决策” 促进经济发展
广西北流县县长 覃瑞祥
北流县原来是个山区穷县,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我县各级干部解放思想,大胆开拓,组织群众共同治穷,近年来,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成倍增长。如,仅乡镇企业一项一九九○年产值就达三点五四亿元,比一九八○年增长十二点六倍。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北流之所以能走上致富之路,我们认为,除了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外,县委、县政府认真搞好“四个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指导性意见,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一、统筹全局,搞好战略决策
经济建设如同战争一样,如果没有必要的战略决策,就不可能夺得全局性的胜利。战略决策的客观性原则,要求参与决策的领导者深入调查研究,准确地获取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信息。为了搞好北流县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县委、县政府除了领导亲自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外,同时还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北流实地考察。他们在摸准了县情后,提出了如何发展北流经济的意见。县委和县政府领导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之后,制定了发展北流经济的总战略:走资源开发的路子,以大农业资源和优质石灰石、优质瓷土等本地资源的开发为依托,并以这些资源的产品深度加工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支柱,以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导向,通过农工科贸的紧密结合,使生产力的诸要素在各种产业上得到最佳配置,使生产各环节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最大效益,从而加速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通过资源开发,在全县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粮食、林果、水泥、陶瓷、劳务输出为骨架,以产品的深加工为后劲的发展北流经济的新格局。
二、从实际出发,做到科学决策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县出现了重复项目、重复建厂的不合理现象,有不少企业由于盲目上马,外部关系没有理顺,内部人员缺乏生产技术和有效管理,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又比较薄弱,加上原材料、能源紧缺,故因难以抵御市场激烈竞争的冲击波而倒闭。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兴办实业虽是搞活城乡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它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做好可行性论证,不仅要考虑资金、地点、技术、管理,更要考虑到原料、销路和市场信息。如果头脑发热,盲目蛮干,不但抱不了“金娃娃”,而且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无论办什么实业,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动态中看问题,并在变动中做出科学的决策。
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们十分注意在工业发展上抓准时机,走以内涵挖潜为主的路子。从一九八四年到现在,我县大上科技型的项目,改变了工业底子薄的状况,使工业成为我县经济的发展支柱。
三、勇于开拓,善于在风险中决策
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群雄争锋智者胜。弄潮儿如果只是一味“攀住塘柱打水鼓”,就会失去许多险中求胜的良机。鉴于此,我们县委、县政府认为,要使北流经济有个大发展,就必须敢于做风险决策,即只有恰如其分地掌握风险决策的时机,正确地分析风险决策条件,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决策有风而无险。一九八六年,全国化肥严重积压,许多县级小氮肥厂都纷纷下马转产,我县氮肥厂的产品也堆积如山。在这种情势下,县委、县政府和企业一起分析了当时化肥生产的严峻形势,认为目前化肥销路不畅的被动局面,是由于农民“卖粮难”,粮食价格偏低造成的。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随着粮食价格的调整,这种被动局面很快就会得到克服。于是,我们提出了“开足马力生产,降低成本,降低销售价格,广占市场”的决策。结果,该企业当年不仅成了广西唯一没有亏损的县级小氮肥厂,还盈利一百多万元。此外,我们还抓住大家都下马的良机,及时进行技术改造,上了一条设备先进的化肥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产量,保证了质量,成了全国化肥生产的先进企业。
一九八九年以来,随着基建规模的大量压缩,许多小水泥厂都被迫停止冒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县水泥厂又出现了一个疲软之中勇者胜的奇迹。我们之所以敢于再次进行风险决策,是有科学依据的。一是建材市场虽然疲软,但仍然需要水泥;二是我们县水泥厂的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雄厚,产品质量高、成本低,有竞争力;三是近年来该厂又开发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品种“道路水泥”。实践证明,这项决策是正确的,县里的财政每年为此多得了上千万元税利。
四、运用系统决策,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后劲问题
由于能否有效地开发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保证今后乡镇企业和大农业生产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县委、县政府根据系统论的原理,决定建立了一个以基础义务教育为依托,以农村职业教育为主体,以普及科技教育为重点的农村教育体系,使农村劳力后备资源得到了优化开发。
在普遍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基础上,我们还把我县的工农业生产划分为以粮食、林果业产品为龙头的农业系统,以水泥、化肥、陶瓷产品为龙头的工业系统,以劳务输出为主的第三产业系统,并分系统进行专业人才培训,做到“生产、育人同步走”。我县每年都根据本县未来建设项目的需要,提前选派大批高中毕业生到专业单位和高等院校培训;县里还根据当前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开办了各类职业学校。如今,北流已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数万之多,成了我县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
为了使各项决策得以落实,我们强调,重大决策一出台,就要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即稳定目标,稳定方案,稳定实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