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把目光投向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5
第2版(经济)
专栏:

  把目光投向世界
本报记者 王楚
利用甘蔗糖蜜生产味精,这是当今世界味精生产技术的新水平。
自1923年我国上海产味精问世以来,在近70年中,无论采用水解法,还是发酵法,都离不开粮食做原料。珠海市斗门县白蕉糖厂厂长陈荣高,5年前就把目光投向了味精生产的世界先进水平。3年后,他成功了。
“味精这玩意儿,就是用水稀释3000倍,也能尝到鲜味儿。”谈起味精,陈荣高如数家珍一般。
正是这种鲜味儿,我国每年大约要耗掉6亿公斤粮食,才能生产出20万吨味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陈荣高的成功,改写了中国味精的生产史,打破了我国延用了近70年用粮食制造味精的传统工艺。
陈荣高,现年51岁,服了8年兵役,修理了8年飞机。1982年接任白蕉糖厂厂长。当时,该厂是广东省榜上有名的亏损大户,亏损额高达120万元。
白蕉糖厂日榨甘蔗量3000吨,利用糖蜜制造酒精,利用甘蔗渣造纸,甘蔗“综合利用”几十年就这样停滞不前了。一向喜欢换一种思路思考问题的陈荣高,关注上了味精生产技术。
生产一吨酒精与生产一吨味精所需糖蜜是一样的,而价值每吨却从3000元升到1.3万元,提高3倍多。糖蜜转化味精,成本尽管极低,但工艺却要求极其先进。全国大大小小的味精厂已有300多家,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瞄准世界先进技术,才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与陈荣高厂长达成合作协议的是在香港注册的两家公司老板郭先生和许先生。双方合资新建“益力”味精厂,总投资489万美元。工程建设一铺开,陈荣高和他的助手、员工,有条不紊:购置配套设备、土建的拓展;对糖蜜的处理、发酵、浓缩等15道工序,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运作。700个日日夜夜过去了,1989年6月,“益力”味精厂一次试车成功。
利用甘蔗糖蜜取代粮食生产味精,深化了我国甘蔗资源的综合利用,填补了我国这项技术的空白。
在试验室内,陈荣高厂长拿出刚出机台的“益力”牌味精以及一份检验报告,只见味精颗粒晶莹,洁白透明;谷氨酸含量高,平均达到99.6%至99.8%。微量元素含量极小,其中砷铅含量分别是国家标准的1/28和1/2000。经国家法定检验机构检验鉴定,“益力”味精的卫生、理化、感官等各项指标均优于从粮食中直接提炼的味精,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结束在“益力”味精厂的采访,我深感,中华民族要赶上去,积极吸纳世界先进的东西,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这是经济振兴的一条光明大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