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井冈青春长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7
第2版(经济)
专栏:

  井冈青春长在
本报记者 赵相如
五百里井冈,阅尽人间春色,风景这边独好。
当年34岁的毛泽东率领一大批热血青年,闯进这片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创建了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星星之火,最终燃遍了中国大地,摧毁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民党腐朽殿宇。
当红旗漫卷西风,共和国挺起胸膛的时候,又有一批批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奔向井冈,寻觅先驱的足迹,吮吸奋进的营养,同时也为井冈献出了自己的热血与青春。
上海来的牧羊女
33年前一批上海青年长途跋涉来到井冈山时,住的是杉树皮当瓦的竹舍,点灯用松明。井冈山的老赤卫队员告诉他们:当年国民党反动派对这块土地实行“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三光政策,在这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地方,杀害了1000多人,纵横数十里烧成一片断壁残垣。刚解放那阵,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20元。生活是艰苦的,但是井冈人的感情是炽烈的,他们像关照自己的儿女一样,烧好香喷喷的红米饭、南瓜汤接待他们。
毛秀英,这个21岁的上海姑娘被分配去牧羊。羊长肥了,产羔了,毛秀英很高兴。
60年代初,她找了个对象,在省检察院工作,为了照顾夫妻关系可以把她调进省城,但是,毛秀英对他说:“我爱井冈山,要么,我们俩算了;要么,你从南昌调来井冈山,咱们一起为井冈山奋斗终身!”他们在这儿结婚30年,夫妻情和井冈情融化在一起了。孩子们也像他们一样,为井冈山建设辛勤努力着。
甘洒热血写春秋
他叫叶为芬。60年代中大专毕业来井冈山大井林场,如今是茨坪农场场长。当时黄洋界、八面山都是荒山。人们热切希望这儿迅速绿化。叶如芬带头搞万亩荒山绿化方案。每天在山间小道来回奔波几十里,10年奋战,他把青春化在如今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他还抓多种经营,使林场全面发展。去年林场实现利税6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737元。
在井冈山扎根26年的大学生林国梁,他原本是工艺美术厂会计。改革开放之后,他利用井冈山的竹林资源,和家乡上海搞联营,生产儿童玩具,结果全厂由亏变盈,经济效益大增。现在林国梁又与香港一家公司联合搞电动和塑料玩具。林国梁爽朗地告诉记者:“老区要搞开放,眼光要放长远,要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哪怕先让点利,这样才能使老区资源充分得到利用,老区经济有个较大跨步。”
真挚的感情
井冈山市文化局副局长章华生已过半百之年,但他总忘不了18岁那年差点被洪水冲走的一幕。有一次,他到水电站挑土方。水电站的党委书记张金贵是个抗日的老同志,身上还留下日寇的弹片。他带着这帮青年日夜苦干。围堰合拢时,章华生不小心被水卷走。张金贵命令工程处所有人举起火把照亮河面,会水的人都要跳下河去抢救。当章华生被大伙救起时,整整昏迷了一昼夜,张金贵和老伴一直守在他身边,直到他睁开眼才松了口气。章华生感慨地说:“这种真诚的上下级关系,千金难买啊!就是张金贵的行动,使我下定了一辈子在井冈干革命的决心!”
杨桂良当年主动要求到井冈山拿山乡小通村插队,他肯吃大苦,很快就入了党。后来他带头去扑灭山火,保护了大片油茶林,全身30%烧成二度伤,成了当时全国下乡知识青年的典型,进北京见过毛主席、周总理。他为小通村的致富绞尽了脑汁。他的行动感动了小通村一名学裁缝的青年彭大德,他想:我是本地人,嫌家乡穷往外跑;人家是上海人,却千里迢迢到这儿来。他不当能赚钱的裁缝了,和杨桂良他们并肩为穷乡僻壤翻身而苦干了起来。后来杨桂良去搞乡里的果园场,彭大德接他的手当上生产队长。如今彭大德已成了茨坪乡党委书记。
井冈山已由国务院批准成立县级市,总人口达5万多人,1982年还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这儿已由点松明变为全国农村电气化市。去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500元,比1978年翻了两番多,85%以上的农户新盖了住房,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井冈人决心把井冈山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小康、文化昌盛、道德高尚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风景旅游胜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