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充满希望的阳光地带——访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7
第2版(经济)
专栏:

  充满希望的阳光地带
——访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本报记者 林钢
与北京的中关村一条街不同,目前这里没有轩昂气派的门面、色彩斑斓的广告。但当人们从喧闹、拥挤的上海市区来到漕河泾新技术开发区,顿觉这里空气清新。上海人把这儿称作“阳光地带”,外商则誉它为“理想的投资场所”。
漕河泾开发区建设的鲜明特点是,高新技术产业为根。正如开发区总经理齐敏生所说:“没有高新技术产业,就没有根”。他们惨淡经营5年,加上已建的仪表电子工业区,开发区内已有各类企业和研究所94家,吸收外资3.2亿元,技术人员和工人4万多人,基本形成了微电子、光纤通讯、航空航天、电子仪表等多方面高技术研究、中试、开发和生产的群体。
 惟高 惟新
第一批在此落户的外商已有35家,大都是国际知名的高技术公司,其中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有8家。
已有87年历史的美国3M跨国公司,在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分公司、子公司,这家公司的人员来到中国,最初只在浦东一间简陋工房,制造两三种产品。原来那是他们放出的一个“试探气球”。后来看准了中国将进一步开放,看好漕河泾的优越条件,董事会终于在1989年决定把3M公司中国总部设在此地,以重金租赁了一块52万平方米的土地,增资1200万美元,准备大干一场。
客商在观察,开发区也在选择。不是任何一家财大气粗的大老板都可以来的,必得拥有高技术、新技术项目。有一家世界闻名的跨国公司也曾想进区办厂,因为不合条件,未能进来。倒是几家集体和私营的民办科技机构,已经登堂入室,还得到政府的“孵化”。
台商工业城
漕河泾开发区兴办之初,市政府拿出1亿元无息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如今住宅区已有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国外投资者纷至沓来。
面对科技投资相对不足,漕河泾开发区的建设者们确定了“滚动开发”方针。分期征地,分批建设。开发一片,建设一片。开发,收效,发展,滚动,再开发……齐敏生告诉记者,目前二期工程已经开工,部分开发经费就来自土地、厂房经营回收的资金。
开发区转角处的广告牌告示人们,这里将建造一座“台商工业城”。台湾企业界到漕河泾投资的热情不断升温。香港齐来贸易有限公司独具慧眼和胆识,出资1088万美元,购得这块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的地皮,租用期限50年。这是上海市第一次通过协议方式有偿出让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这座“城中之城”将包括8栋8层楼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其中两栋明年就可竣工。外形像火箭发射台的服务大楼是贝聿铭的高足、台湾著名建筑师彭荫萱的杰作,33层、高145米。这座多功能服务大楼能确保台商在最经济、方便与安全的条件下,完成投资设厂活动。
一座台商工业城,就能吸引60余家研究机构和企业来这里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有偿长期出让土地使用权供外商成片开发,是一条成功经验。
把珍珠串成项链
星期四是上海市干部下基层的日子。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采访了刘振元副市长。他是开发区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刘振元说,兴办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是出于振兴上海的战略考虑。
上海缺少原料、燃料,但是上海有雄厚的人力资源和科技、教育的优势。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同时鼓励和引导教授、研究员、工程师、设计师们,走出大院大校的高墙,走出实验室,到开发区来办高技术产业。根据刘振元的建议,成立了开发区内厂长、经理、研究员、所长的联谊会。要把漕河泾出现的一颗颗高技术“珍珠”串起来,变成珍珠项链让高新技术各领域互相渗透,共同协作。
刘振元认为,漕河泾现在还不够活跃。上海要学习北京中关村一条街的成功经验,加快技工贸结合的步伐。但不可否认,“漕河泾”已经显示了它的生命力。1990年它的产值达到19.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7%;出口创汇增长44.5%。由女科学家张敏领导的课题组,已研制开发出13种集成电路芯片,在国内遥遥领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