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苏宁父辈与苏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苏宁父辈与苏宁
本报记者 武培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毕国昌《前进报》特约记者 王和平
编者按:苏宁的事迹报道之后,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在颂扬英雄、学习英雄的同时,敬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哺育了这位优秀的党员,敬佩伟大的人民解放军造就了这位难得的人才,对苏宁的父辈也表示了深深的敬意。确实,作为干部子弟的苏宁,他的强烈的接班人意识,他的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他的刻苦钻研军事技术的劲头,他的无私奉献精神,都与父辈的影响、教育分不开。这篇报道用感人的事实告诉人们:英雄成长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
苏宁,像一架永不停歇的机器,多年如一日,高速运转着。这种高效,既来自本身能量的积累——自觉地用共产主义世界观造就自己,又来自外界环境给他的影响,来自于父辈对他的抚育和引导。走访苏宁夫妇的双亲,不难发现,他们教子有方。这,对于如何培养合格接班人,有着振聋发聩的启示。
  主动迎接一场更加复杂的战争
孩提时代的苏宁,只挨过一巴掌。而这一巴掌,却打错了。
1965年,一天黄昏,12岁的苏宁,身上沾满污泥回到家。刚换上的新衣弄成这个样子,当妈妈的一看就来气,上前就是一巴掌。这一巴掌打得并不疼,但表现出母亲的严厉。宁宁哭了,一动也没动地站在面前。他感到委屈,只见泪流不止,却不辩解一句。爸爸苏醒看出其中必有蹊跷,把宁宁叫到一边,细问后方知儿子见河边有个小孩捞鱼食,不小心滑到河里,宁宁上前去拉,自己也滑了进去。苏醒抚着儿子的头:“宁宁啊!你做得对,妈妈是好心,错怪了你,你不要怨恨妈妈,这次她粗心了,以后不会再错怪你了。”不一会儿,妈妈把宁宁搂在怀里,眼泪滴滴嗒嗒落在儿子脸上:“宁宁,妈错了,原谅妈吧!”
一件寻常小事,苏醒处理得十分得体。回忆起来,他告诉记者:“从小,就得为孩子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在我这个家,一是要尊师敬长,二是要分清是非。正确的,要肯定、鼓励;错了的,就承认、纠正。”苏宁与哥哥、妹妹,帮助上坡的三轮车师傅推车,拒绝赠送的冰棍钱,苏醒说:“这样做才对。学雷锋就要真心实意,助人为乐。要报酬,或者图表扬,这不是雷锋精神。”苏宁的同学中,有姓王的哥儿俩,动不动就欺负小同学,还偷钱下饭馆,苏宁常常批评、干涉。苏宁父母说:“遇到坏事,就得敢于上前管,要是你不管、他不管,社会还成什么样子!”
为了几个孩子的成长,苏醒夫妇不仅常讲大革命年代的故事,还买来《红岩》、《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刘胡兰》等颂扬革命英雄主义的书要孩子们必读。
作为老干部的苏醒,经济并不困难,可每年春夏都带孩子们挖野菜。一次,他和机关的120位同志下乡支农。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个10来岁的编外人员,这便是小苏宁。苏醒说,要让他了解农民,懂得身上穿的、嘴上吃的,都是一点一滴血汗换来的,知道什么是苦乐。1969年,苏宁参军了。当战士,每月津贴只有6元,可到年底,竟能给妈妈捎回60元。
1979年,担任连长的苏宁奔赴战备第一线。苏醒找到部队,告诉儿子:“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要随时准备毫无保留地把忠诚、智慧、勇敢甚至生命献给祖国、献给人民!”他嘱咐儿子千方百计把兵带好。苏宁深知慈父之心,十分恭敬地向老父行个军礼:“请转告妈妈,放心吧,儿子不会给全家丢脸!”
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迈入了历史的新阶段。伴随着现代科技和管理方式的引进,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平演变”阴谋乘隙而入,演变与反演变、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激烈地进行着。苏醒心里十分明白,这是一场比打天下更加复杂、更加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考验着年轻人,也考验着老一代。
有人劝他利用老关系为儿子说个情,好提拔快点,有人劝“你儿子在部队提不起来,还不如转业,趁早到地方谋个好差事”,苏醒一一拒绝了。他赞赏儿子说过的话:“人们的期望值提高,应该在工作中比一比谁有作为,而不应该把劲用在比职务、比待遇上。”苏醒支持儿子在部队干下去,为国防现代化多做贡献,而不要去钻钱眼儿:“要是都争着去当万元户,都去经商,谁来保卫国家?社会主义的凝聚力从何而来?”
1987年,苏宁从炮兵学院毕业,由于学校评定他为“难得的人才”,总参炮兵研究所提出要把他调到北京。到总部机关工作,妻子儿子可以随之迁往,这对许多朝思暮想进京的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苏宁却谢绝了,他说:“我刚毕业,还缺少充分实践,现在到上级机关,对部队没啥好处。”
  在同一个目标上寻找共同点
人们常常议论“代沟”:老一辈讲的道理,青年人不买帐;可青年人的言行,老年人又看不惯。这种“代沟”现象不难理解。然而,在苏宁与父母的关系上,却看不到这种代沟。
老岳父武守端离休前是某省军区的副政委,一说起苏宁这个女婿,感慨万千:
“我三个姑娘一个儿子,最能谈到一块儿的是这个女婿。他为救战友献出生命,我确实很痛苦,但也觉得很光荣!他是我的好女婿,更重要的是我党的好党员,人民的好儿子!他是个人才,在部队的现代化建设方面有许多考虑。我对他最赞成的、印象最深的是他关心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关心军队现代化建设!”
对国家、军队命运的共同关注,使这两代人的心紧贴在一起,对国家、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的一致追求,使这两代人找到了共同点。
武守端有战争年代的实战经验,是沈阳军区军事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他能给予苏宁的,不仅有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还有面对变化了的新世界而生发出来的新思想。武守端有整套军事学术的书籍和杂志。苏宁每次回家就钻到岳父的书堆里,并就一些训练疑难问题向岳父请教。苏宁任营长时,一次组织防空演习,步兵、坦克、火炮不能同时到达,武守端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和他一道研究,鼓励他写了一篇《浅谈反空降突击群的编成》。海湾战争一开始,这一老一少更是找到了共同关注的课题,就防空问题、打坦克问题、电子干扰问题,常常唠到深夜。还共同确定了一个研究题目:《谈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两人合作写成了《如何保持军人集体在防御战斗中的心理稳定性》、《也谈炮火准备时期射击临界线问题》,先后有两篇文章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一个有三女一子的老人,为什么偏爱苏宁这个女婿?岳母孙爱琴的讲述使我们从另一方面找到了答案:
“苏宁这孩子很俭朴,庆华(苏宁妻子)给他买的好衣服他就是不爱穿。一到夏天,就穿他父亲送他的那个旧短裤。”
“他一回家就帮我干活,搬葡萄盆、擦地板、摘菜,帮我擀面条,我说:‘你看书去吧!’他说:‘妈,我有劲!’去年3月学雷锋重新掀高潮,他高兴地说,‘把学雷锋抓好了,社会才有正气,正面东西多了,歪风就少!’他很像50年代的军人,不贪玩,好读书,剩饭剩菜从来不让扔掉,总是说‘热一热我吃!’”
一番话使我们明白了许多。老一代为青年人提供了新营养,青年人继承了老传统,新老两代人真正融合起来。苏宁的成长道路表明:这种融合,对接班人的培养显得多么重要!
  在人生的三岔路口……
1984年初秋,一个上学深造的机会等待苏宁。他面临着两种选择:是为事业入学,还是为了获得升迁机会而留下?
当他带着矛盾的心理去和岳父武守端商量时,武守端肯定地回答:“我支持你到院校去,学习军队现代化的本事!”
院校学习使他开阔了视野,学术研究成果不断被社会承认。看到他参加沈阳军区和全军的军事学术会议时,父亲高兴地称赞他:“宁宁,你还真有两下子啊!”岳父母在自己家的客厅里为他改革简易野战帐篷摆开了战场,为他支竿子,缝篷布……他从内心感受到了老人的支持、理解之心。
苏宁生前曾三次手榴弹下救战友。头两次,老岳父武守端曾告诫他手榴弹爆炸只有3.5秒,千万要注意安全。苏宁说:“当时看到战友生命受到威胁,心里只琢磨着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战友救下来!”老人肯定地鼓励他:“为了战友而冒险,这种精神是对的!”
这次苏宁为救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苏宁的父母又怎么想呢?
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报道苏宁事迹的长篇通讯时,苏宁的父母正在通县苏宁的大姨家探亲。外甥女拿来人民日报给全家读,再一次勾起了老人心中的悲伤,泪水打湿了衣襟。母亲冯静轩说:
“儿子的牺牲,我很悲痛,人死不能复生啊!可他一个人的死,换来了两个人的生,一个母亲的痛苦,避免了两个母亲的痛苦,我觉得宁宁死得有价值!他的献身,可以教育今天的青年人把眼睛别老盯在钱上,多想想国家的将来。我为有宁宁这样的好孩子而自豪!”
多好的父母啊!有如此无私无畏的千百万革命前辈在,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年轻人一定会大有希望;西方资产阶级所谓“2000年不战而胜”的预言,定会是一场黄粱梦!
青少年是好模仿的,他所模仿的第一人也常常是父母。苏宁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从父亲那学来的——“当领导干部的,让别人干的事,自己要先干;让别人不干的事,自己要先不干!”
父母应当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什么?在苏宁父辈身上我们找到了十分明晰的答案——不是留下金钱、房子和官职,而是教育他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