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汉沽的刻字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9
第8版(副刊)
专栏:

  汉沽的刻字艺术
陈思
文字镌刻艺术,在中国有古老的传统。新石器时期彩陶上的符号刻画,商周时期的甲骨与钟鼎文字,汉、魏和后来的摩崖刻石与碑铭,明清建筑中的匾额、盈联刻字等,可以说流变多端,异彩奇姿,又一脉相承。它集书法、雕刻为一体,和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人造自然景观、诗、文、绘画联姻,兼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
汉沽的书刻创作,发轫于一九八四年,组织者是当地的群众艺术馆,作者是一批中青年书法、绘画和雕刻爱好者,在区、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们先后在区、市、北京举办了展览,引起了相当反响。书法、绘画、雕刻诸界人士认为他们的作品“融书法、雕刻、装璜为一体”,“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艺术天地”。
汉沽书刻的材质,以木、竹为主,旁及陶瓷、石及金属等。内容有刻制名家法书、各式牌匾、器物装饰和种种独立的创作设计。创作方式包括书家与镌刻家合作、书家兼刻、刻家兼书三种。书体多为行草,也包括大小篆、隶及现代书法。一个突出的特色是,镌刻者大多不屑于放大与复制书法,而强调再创造与独立的表现构成。有些作者把书刻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大大突破了传统书刻的规范与功能的制约,为书刻走向现代环境艺术迈出了第一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