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洪峰到来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03
第8版(副刊)
专栏:当代共产党员江铜杯文艺特写征文

  洪峰到来时……
王增民
乌云压顶,霹雳裂空,“天河”决口。今年6月10日17时,一场空前的灾难降临在怀柔县汤河口,降临在大北沟门这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小山村。
那天上午9时许,怀柔县开始下大雨。中共汤河口镇委员会召开各村主要干部参加的紧急防汛会,又通过有线广播,播出当晚有大雨的消息,要各村农民马上进避险棚避雨。
大北沟门村的广播机和电话都在村主任卢通龙家里。清早起,他出山了,门锁着。
到下午还没有看见大北沟门村村干部,乡党委派车进山通知村党支部书记赵凤足,马上组织群众避险。
赵凤足二话没说,披上雨衣就要走。老伴儿杨贵兰拦住他:“上山加点儿小心,绕着水走。家里就我一个人,你可想着接我来。”赵凤足又是那句平淡的老话:“我是党员,得先想着大伙儿。党给的任务,得按时完成。”
大北沟门村由主村和3个小自然村组成,分散在1.5公里长的山沟里。广播打不开,赵凤足和村妇女主任王文珍一起,分头挨家挨户报警,全村94户乡亲一家不落。
看着乡亲们纷纷离家上了山,赵凤足的心才算放下一大半。
雨越下越大,洪峰越来越高。赵凤足惦记着村里那座桥,怕它阻水,冲了村子,就对王文珍说:“你先照看着山上的乡亲们,我再回村去看看赵志才他们把山洪沟上的小桥拆完没有。”没等王文珍阻拦,他已跌跌撞撞地向村里跑去。
叫赵志才的小伙子刚刚把搭在村边山洪沟上的简易桥掀起一角,像一堵墙似的山洪,就猛虎下山般地扑了过来。小伙子跳出一步,抓住一棵小树,回头一看:小桥和赵凤足都不见了。
洪水塞满了大北沟。一尺多粗的大树,劈里啪啦地折着,就像做饭时撅柴禾。水头舔到之处,房屋、堤坝、牲畜……眨眼的功夫全没了踪影。
雨停了,水慢慢往下退。
乡亲们回了村,人们无心回家清点财产损失,却不约而同地沿着山沟,打着手电寻找老书记。
人们来到新建的小学校。这12间青砖到顶、四白落地的大瓦房,是老书记前年带着乡亲们翻建的。县里给了1万多元钱,不够,还差8000多元。大北沟门村是个穷山村,8000多元,相当村委会两年的提留收入。老书记对大伙儿说:“让孩子们有个念书的好地方,这钱花得值。”
人们来到被大水冲毁的护村坝边。大北沟门村是泥石流和山洪易发区。为了让乡亲们的生命财产少受损失,头年老书记带着大伙儿,砌了这道1.5米高、1.5公里长的护村坝。山水太大,坝冲毁了,但正是这道坝为乡亲们撤离赢得了时间。
人们来到村外土道旁。洪水冲毁了道基,路成了河。前年,村外发现铁矿石,为了让乡亲们多一条致富的道儿,赵凤足以村党支部名义担保,从信用社帮村民贷出6万元,买6台小四轮拖拉机拉矿石。他还带着乡亲们,修平这条出山路。铁矿石源源出山。
人们来到村外红果树林边。4年来,为了让大伙发“红”财,老书记带着乡亲们,平均每人栽了上百棵红果树。去年大部分树挂了果。还有那大扁、白杨、油松……哪片绿不是老书记带大伙播下的?人们仿佛听到他在说:“栽树可是给后辈人留念想儿的大好事。”
……
老书记,您在哪里?!
一天半以后,在15公里外的琉璃庙乡青石岭村发现了老书记的遗体。看着遍体鳞伤的老书记,乡亲们失声痛哭。
大北沟门村笼罩在一片悲哀之中。
全村人都在,只少了老书记。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老书记家里,都想再看老书记一眼,再尽一份儿心。山里人兴的是土葬,老书记却没为自己预备棺材。把老书记抬回山村那天,一位老者请人把为自己准备的棺材抬了出来。
巨大的打击,早已使杨贵兰支持不住了。可有一点,心里却明镜似的:凤足是个够格的党员。当来看望她的镇干部说起老书记的后事时,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只有一个请求:“党和政府提倡人死了后火化。凤足他活着听党的话,照党的指示办,在村里带了一辈子头。他走了,我支持他再带最后一次头儿。”
14日,全村乡亲一起为老书记送行。
16个小伙子抬着棺材,走在队伍前列,悲声震撼山谷。
人们把老书记抬出棺材,送上火葬场开到这条山沟里的第一辆灵车,车上车下哭起一片。纯朴的山村农民拚命向前挤,呼喊着:“老书记,再让我们看您一眼吧!”
山风大放悲声,河水不住呜咽!
灵车徐徐起动,赵凤足离开了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离开了他为之终生操劳的山村,离开了父老乡亲,留下他未竟的事业,走了,走远了……
            (作者单位:《北京日报》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