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提倡适度消费 甩掉积压包袱——访经济学家杨圣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07
第2版(经济)
专栏:产品积压怎么办?

  提倡适度消费 甩掉积压包袱
——访经济学家杨圣明
本报记者 皮树义
产品积压是市场疲软的表现。市场疲软到底症结何在?如何启动市场、甩掉积压包袱?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访问了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圣明。
杨圣明对本报开展的“产品积压怎么办”的讨论表示关注。他开门见山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市场疲软的症结在于消费不足。所谓消费不足,是说消费相对不足,不是说消费没有增长,而是说消费的增长落后于生产的增长。生产速度高、消费速度慢,一些产品就要滞留在生产、流通领域,出现积压。改革以来,总的说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是较快的,是历史上最快的时期,但是分阶段看,从1985年以后消费水平提高速度放慢。杨圣明列举了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一些数字:按现价计算,1989年与1984年相比,人均国民收入由547元增加到1189元,增长117.4%,而居民消费水平由329元增加到700元,增长112.8%,消费水平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生产增长速度。如果按可比价格计算,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1989年与1984年相比,国民收入生产额增长54.9%,平均每年递增9.15%,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32.8%,平均每年递增5.9%,消费增长速度大大低于生产增长速度。1989年甚至出现了消费水平下降,全国居民消费水平比上年下降1.2%,其中农民下降1.3%,非农业居民下降2%。市场疲软正是伴随着这种情况发生的。
一些同志根据改革以来居民收入和储蓄增长较快的情况,认为出现了消费膨胀,需要抑制消费。杨圣明认为这是把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消费混同起来了。他强调,收入不等于消费,储蓄也不等于消费。一般来说,居民们收入不会全部用于消费,总有一部分钱要储蓄起来。改革以来,虽然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储蓄增长更快,相当一部分收入没有投入消费。实际上储蓄已经转化为积累。银行收到的居民储蓄贷给了企业进行生产建设,也就是变成了积累基金。近10年来,我国的积累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1978年到1987年,在积累总额中居民积累(储蓄)的比重由3.3%上升到45.8%,已成为积累的主要部分。近6年来,我国积累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都在34%以上。居民储蓄的迅速增加对此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杨圣明认为生产结构调整没有跟上消费领域主要矛盾的转移也是造成消费不足的原因。从温饱走向小康,消费的主要矛盾从衣食转移到住房。温饱问题解决了,主要的家用电器有了,人们的住房问题自然就突出起来,住房需求也就更强烈。但是,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房建设没有跟上来,住房的生产、流通与住房消费需求脱节,使得老百姓的一部分购买力没地方去。储蓄急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最想要的东西没有,有不少东西又不想要。这是消费领域主要矛盾转移形成的结构性问题,不是一般的产品花色、品种、质量问题。城市家用电器的普及高潮已经过去,农村受收入、水、电等条件的限制,普及高潮尚未到来,一部分家电产品出现积压也就难免。当然也有质量差、花色品种不对路和流通渠道不畅造成的积压。
提倡适度消费,加快启动市场,这是杨圣明提出的解决积压问题的主要对策。他强调,要使消费与生产协调增长。所谓适度消费就是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保持同步。要采取措施保证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不断增长,要鼓励居民适当消费。收入增加,不能变成储蓄,如变成储蓄,还是积累,消费没有增加。杨圣明特别强调重视解决住房这个当前消费领域的主要矛盾。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住房改革,大力加强住房建设。为解决建房资金问题,他建议实行强制住房储蓄:城市凡是有工资或其它收入者,无论有房无房,人人必须每月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存钱到银行,作为住房储蓄。银行对此专款专用,或贷给住房开发建设单位建房,或贷给居民个人买房。这样全国就可动员巨额的资金用于解决住房问题。住房问题解决了,也会进一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比如,室内装修、家用电器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