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河南坚持防汛抗旱两线作战 扬州百万干群奋起抗洪救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08
第2版(经济)
专栏:

  河南坚持防汛抗旱两线作战
 扬州百万干群奋起抗洪救灾
本报郑州电 记者李杰报道:6月中旬豫南信阳、驻马店地区连遭暴雨袭击之后,本月初又连降大雨和暴雨,出现严重洪涝灾害;豫北、豫西则因雨水偏少出现严重旱情。为此河南省政府要求各地,两个战场作战,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
6月中旬,信阳、驻马店两地区遭受暴雨袭击,670万亩农田受淹,小麦、油菜籽大幅度减产,4.8万间房屋倒塌,900多万人生活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在抗洪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省长李长春、副省长宋照肃带领省直有关厅局领导连夜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灾。省政府还拨款200万元、粮食2500万公斤和1万吨化肥,帮助灾民安排生活、生产,并派出医疗队奔赴灾区防疫治病。为防大汛抗大洪,目前几十万抗灾大军正在加固水利工程。
在另一个战场上,从6月中旬以来,豫北和豫西的广大地区因降雨偏少、旱情发展很快,受旱面积达1500余万亩。为抗旱保丰收,这些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和抗旱机具,争分夺秒,日夜轮浇。商业、供销、金融、电力、石油、物资等部门也在努力做好物资供应和资金扶持,以确保秋季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报扬州电 江苏扬州市200多万干部、群众,在各级党政领导组织下,与洪水展开了顽强拚搏。
从6月29日凌晨到7月8日的10天里,扬州市共下了6场暴雨。素有江苏“米粮仓”之称的里下河地区的兴化、高邮、宝应三县(市),累计雨量高达600毫米以上,超过洪涝灾害严重的1954年。目前水位仍在上涨,大部分农田一片汪洋,93处倒圩,100万亩秧苗和50万亩棉苗受淹。国家在扬州储粮半数以上被水围困,沿江、沿运和淮河入江水道大堤发生多处裂缝、滑坡、坍塌。全市有1300多家工厂和46万户居民住宅进水。
灾情就是命令。扬州市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200多万人奋起投入抗洪救灾战斗,市委书记姜永荣带领16名市委、人大、政府、政协负责同志,分里下河、淮河入江水道、沿江线和扬州城区四条线指挥抗灾。市级机关抽调86个部门组成21个工作组奔赴重灾区。全市上万名市、县、乡党政干部与群众日夜奋战在抗灾第一线,抢粮食,抢棉花,保重点,保大局,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直机关和扬州城区居民捐献紧缺的编织袋、麻袋等20多万条,连夜运往里下河重灾区。7月8日,省委领导曹克明率省委工作组,亲临里下河指挥抗灾斗争。
                      (扬施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