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悠悠丝路情 中伊贵相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08
第6版(国际)
专栏:伊朗通讯

  悠悠丝路情 中伊贵相知
本报记者 何崇元
伊朗总统府周围松柏环抱,绿荫掩映。当地时间9时55分,李鹏总理乘车来到总统府,拉夫桑贾尼总统身穿黑长袍在门口满面笑容地迎接李鹏总理,并陪同他一起进入小范围会谈厅。李鹏总理访伊日程今天进入高潮。
今早,李总理乘车前往已故伊朗领袖霍梅尼陵墓献花圈。随后,李总理赶到总统府与拉夫桑贾尼举行正式会谈。下午,李总理又接受了伊朗广播电台、伊朗通讯社、伊朗《共和国报》和《世界报》记者的联合采访……自李鹏总理从昨晚抵达德黑兰之后,同伊朗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增加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友谊,受到伊朗人民的热烈欢迎。
眼下,德黑兰最高气温在40摄氏度左右。然而,德黑兰人民的友情比炎夏更加热烈。昨天,在李鹏总理从机场去下榻的国宾馆的路上,沿途人山人海,身穿民族服装的伊朗人民都用充满友谊的目光注视着车队,有的还不时向中国贵宾的车队招手致意。伊朗朋友对记者说,“他们是真心诚意地来欢迎中国的总理”。
中伊两国有着传统的友谊,“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上曾留下了中伊两国人民友好相处的足迹。两国人民的这种传统友谊和相似的历史遭遇为中伊友好合作关系提供了牢固和深厚的基础。正如拉夫桑贾尼总统在为李鹏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所说,“我们两国的经济、文化悠久关系可以追溯到许多世纪以前,‘丝绸之路’即是始终存在于我们亚洲两个文明、古老人民间的友好联系的具体象征”。拉夫桑贾尼总统满怀深情地说,“在古老中国的一些地方,人们用波斯语会话、书写,而我国的中小学生课本也载有研究中国伟大文明的作品。”
1971年建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等领域的关系得到了不断发展。两国领导的互访,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友好合作关系的向前发展。1985年当时担任伊朗国民议会议长的拉夫桑贾尼访华,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1989年伊朗前总统哈梅内伊的访华和去年万里委员长对伊朗的访问,又把中伊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李鹏总理今晚在接受伊朗记者和随行记者采访时说:“我这次对伊朗的访问是对伊朗领导人的回访,目的是为和平、友谊、合作,我相信通过我的访问必将促进两国之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李鹏总理的来访受到伊朗政府的重视和伊朗人民的关注。拉夫桑贾尼总统特别指示有关部门,李鹏总理是我们的客人,跟随他来的都是我们的客人,他还指示有关部门一定要把这次接待工作搞好。这一点,记者昨天从机场到旅馆的路上已深有感触。伊方为了把记者及时送到发稿地点,特地派了开道车,同行的记者说:“伊朗人民对我们真友好。”
伊朗经济界人士也非常关心李鹏总理的访问,一位企业家对记者说,听说李鹏总理访问伊朗他十分高兴,希望双方能够加强贸易往来,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李鹏总理今天上午说,“中伊经济合作的潜力还很大,我们希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使两国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当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领袖哈梅内伊会见了正在伊朗访问的李鹏总理。此间舆论认为,李鹏总理对伊朗的访问将是一次圆满成功的访问。
                   (本报德黑兰7月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