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时代风采 民族情怀——写在丁善德音乐生涯六十年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09
第8版(副刊)
专栏:

  时代风采 民族情怀
——写在丁善德音乐生涯六十年之际
李焕之
正当百花盛开的初夏,我怀着暖融融的心情专程前往上海,参加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丁善德教授音乐生涯60年的庆祝盛会,而今年也是丁教授的80寿辰。
60年的历程,跨越了大半个世纪,丁善德教授以丰富而充实的音乐生涯,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成就与光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一直在祖国这块音乐的沃土上,不停地耕耘着,收获着。”这句话有着多么深邃的含义啊!正是祖国这块音乐的沃土,培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有成就的音乐家。当我拜读了丁善德教授送给我的两册有关他的创作生涯的著作之后,使我进一步理解到:是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少年时代的“小丁”走进音乐之门。我还很有兴味地知道了:他先是以琵琶专业于1928年考入上海音乐院的,在修完了琵琶的一系列课程的同时,还师从苏石林教授学习声乐,后来,又转到钢琴专业,成为一位钢琴家。最后,他怀着振奋中国音乐文化的抱负而下决心攀登音乐创作的高峰,在作曲这块园地上孜孜以求地奋斗、开拓、创造,收获了丰硕的创作成果。
在建设中国近现代民族新音乐文化的历程中,丁善德教授在多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贡献。作为我国第一代钢琴家的代表,他率先(1935年)在国内举行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是将我国作曲家的优秀钢琴新作(贺绿汀《牧童短笛》、《摇篮曲》)介绍给国内外听众的第一人。作为著名的作曲家,他在钢琴曲、室内乐、交响乐、艺术歌曲及合唱等艺术领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堪称典范的作品。他的《春之旅》组曲、《儿童组曲》、《新疆舞曲》、《新中国交响曲》、《“长征”交响曲》、《黄浦江颂》大合唱等影响深远。他的作品被国内外音乐家演唱、演奏,还录制成唱片和磁带,仅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乐谱就有24部。作为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为中国音乐界培养了好几代音乐人才,大批知名音乐家如朱工一、周广仁、陆洪恩、罗忠镕、陈铭志、施咏康、陈钢、王酩、赵晓生、刘念劬、许舒亚等皆出自他的门下。他的近作有《赋格写作技术纲要》、《作曲技法探索》等4部理论专著,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丁善德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厚实的民族音乐的根基,同时又不断进取而具有了渊博的学识与素养的音乐家。正如钱仁康教授所说:“丁善德教授作为一位成功的作曲家,不是偶然幸致的。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显示了中国新音乐开始成熟阶段的一代人的成就。”(引自《丁善德的音乐创作》序)
参加这样一个盛会,使我感到兴奋和鼓舞,书写了四句贺词:“大师手笔,时代风采,东方神韵,民族情怀”,以赠丁善德教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