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赵本山喜剧小品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09
第8版(副刊)
专栏:

  赵本山喜剧小品议
李下
近几年来,赵本山的精采、娴熟的喜剧表演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厚爱。
赵本山的喜剧小品特色是比较鲜明突出的。在寓教于乐的思想指导下,有些作品敢于针砭时弊,鞭挞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对普通人身上的缺点、弱点、不良习气也进行了善意的嘲讽、劝诫。有的作品在展示小人物的生活场景的过程中,张扬了普通人的机智、乐观、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歌颂了普通人的美好心灵。赵本山的创作,虽然是难以脱离讽剌手法的喜剧,却能够做到谑而不虐,对一般人的弱点是与人为善地规劝和嘲笑,对残疾人是展示他们的机智、顽强,和他们生活中的艰辛和欢乐,而没有拿他们的生理缺陷取乐。
作为喜剧小品,时间只有十几分钟,大多是情节性的喜剧是很正常的。然而,在赵本山的作品中,他却尽可能地在短短的时间内塑造出一个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萎萎缩缩的养鸡专业户和打麻将成瘾、没脸没皮的豆腐坊主,都闪烁着个性的光采。
表演极富生活化色彩,自然、舒展,从容不迫,不温不火,如行云流水,没有半点舞台痕迹。这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那成熟的演技当然是没有疑问的。但也不是没有诀窍可寻。赵本山长期生活在基层群众之中,对生活有着细致、深入的观察和积累,这使得他把握所饰演的人物能够做到驾轻就熟。他下功夫研究剧本,从剧本情节中找到人物,然后抓住人物,塑造性格,寻找感觉,最后,是在人物特定性格的运动轨迹中展现情节。这也就是赵本山演一个像一个,演一个活一个的内中奥妙。另外,他吸收了二人转和其他地方戏曲中丑角的一些表演技法,能够巧妙地直接同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使他得到一种独具的优势,使他得以吸引观众和他共同创造喜剧效果。赵本山是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喜剧演员,他的创作和表演中充满了东北人特有的开朗、豁达和幽默感,语言是东北味的,抒情方式也是东北味的,这种质朴、刚健、火热的东北地方气息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