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阅读
  • 0回复

吹向田野的清风——新乡农村社教活动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0
第4版(要闻)
专栏:

  吹向田野的清风
——新乡农村社教活动见闻录
苏加强 毛德胜 岳富荣
电灯亮了
秋收秋种时节,社教工作队进村了。
他们来干什么?河南新乡市封丘县班九寨村的村民们议论开了。有的试探着问:“会不会是上边政策有什么变化?”有的说:“干部下乡,还不是走走过场!”
可是,第二天他们看到的情况是:进村的5名工作队员全部来到田间,帮助他们摘棉花、刨花生,热情地和他们拉起了家常。又过了几天,村民们看到了更出乎意料的事情:班九寨村因欠1000元电费,被停电3年,地不能浇,晚上黑灯瞎火。5名工作队员每人捐款200元,补交了电费。电通了,灯亮了,地也能浇了。村民们激动地说:“工作队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今年10月初,新乡市抽调5000名干部,深入2053个村,开展第二期社教工作。这些村大多是后进村,社教队员入村后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采取了这样的做法:为群众多办实事,赢得群众信任;在办实事的同时,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党的政策在群众中入耳入脑。我们在新乡市采访时,每到一个村,村民们都能滔滔不绝地列举出工作队为他们做的一件件好事:组织干部群众修渠、修路,捐资盖校舍,解决承包合同纠纷,传授科学种田技术……市委副书记、市社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正君说:“为农民办实事,是我们在整个社教工作过程中要抓好的一项工作。不为农民热情服务的工作队,农民不欢迎。”
    “不走的工作队”
新乡市这一期社教计划进行1年时间。1年之后,社教的成果能否巩固?这是社教队员十分关注的事。为此,他们一开始便着眼抓一项长远的工作:在对农民进行普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村党支部的建设,培养一支好的党团员和干部队伍,即建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于是,整顿村支部、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发动干部、群众参加义务劳动等一系列活动,在社教工作队进驻的各村全面展开。
新乡市的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开展社教活动以来,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了。辉县市李连屯村党支部书记吕盛运过去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工作不怎么积极。社教中他通过学习,深受教育,表示要大干3年,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原阳县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一个多月时间,就为群众修路近90公里,打井283眼,建校舍9700平方米,为困难户捐款1万多元。
    “现在就盼下雨”
“在教育农民的过程中自己受到教育”,这是新乡市社教队员的共同体会,一些年轻的社教队员对此感受尤深。在辉县市后李固村的社教工作队里,有3名20多岁的女队员,她们的名字叫崔卫华、路静、张小红,都是近一两年毕业的大学生。崔卫华说:“我们过去生活在城市,不了解农村,幻想太多。入村以后,我们和农民一起修渠、修路、收白菜,还真学了不少东西。”说着伸出手来,手上的茧子依稀可见。张小红还风趣地说:“过去在城里,我最不喜欢下雨了,可现在我们就盼下雨,让庄稼早日解渴。”
把教育农民和教育、锻炼机关干部结合起来,是新乡市社教工作的一个特点。该市下派社教队员时,既注重选择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又注重使一批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市委专门作出决定,今后提拔的干部,必须经过基层锻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