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京城快餐扫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11
第2版(经济)
专栏:

  京城快餐扫描
龚雯
快餐“火”起来了
1987年“肯德基”家乡鸡在北京一炮打响,此后麦克唐纳汉堡包、意大利比萨饼、热狗、三明治等洋快餐陆续在京城安营扎寨。东四的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店,每逢用餐时间,门口必排起一条长龙,去年获纯利60余万元。前门“肯德基”快餐店生意继续看好,日销售额和年销售额在全世界近8000家“肯德基”店的竞赛中蝉联冠军。
中式快餐也不含糊。最普通的如盒饭、面条、水饺等,价格低,适合中国人口味,销路不错。坐落在北京站的全国首家中式快餐厅“华庆”,专门供应盖浇饭(包括一汤),售价为1.60元至5.40元,每天接待1万余人次,日均营业额4万元。近年来,一些店家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风味快餐,如中华田园鸡、灵芝烤鸡,用中草药和天然调味品精心加工,配餐也力求保持东方本色,有泡菜、火烧、绿(红)豆粥等,与西式的沙拉、面包、土豆泥对应。
前门等繁华地段另有一类快餐。每天,个体户们在三轮车上放着一笸箩米饭和一大锅菜,当街吆喝,现盛现卖,两三元一份,居然也销得干干净净。
    洋快餐好?土快餐好?
北京快餐业方兴未艾,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洋快餐好,还是土快餐好?
在中信公司工作的袁鸣小姐告诉笔者:西式快餐最妙的特点是标准化,你走遍海内外,吃到的“肯德基”都一个样。不像中国的东西,上回尝着挺鲜美,这回换个厨师就变了味,分量也没个准儿。国内经营洋快餐的合资、独资企业,在食品质量、服务、卫生等方面均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
在东四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店,一位顾客对笔者说:“面条本是咱们的‘国粹’,就说兰州牛肉拉面吧,算是历史悠久了,可如今做得哪有一点风味?这儿的加州面,三块八一碗,牛肉、香菜、汤汁都够份儿,更甭说那风味的地道了!”就质量和服务而言,许多中式快餐店确是不如人意。笔者曾见过闹市区几家快餐店,店堂凌乱,油污斑斑,仗着风水宝地,认定“愿者上钩”,有的干脆就是“一锤子”思想:“反正外地人多,不怕快餐没买卖!”街头快餐摊档的卫生、质量更差,亟需加强管理。
洋快餐在经营上可鉴之处甚多,但其口味并非人人喜欢,价格也并非人人能接受。在一次调查中,仅20%的人表示爱吃西式快餐,且以青年人为主。他们大多出于好奇求新的心理,偶尔去吃吃洋快餐的“派”,领略一下异国情调,并不把它当作日常快餐来看待。食品营养专家于若木说:“‘肯德基’是典型的美式快餐,一般对旅游者较适合。九块八的价格,老吃不行,国内大部分消费者还不具备这个经济能力。”市饮食总公司的同志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吃饭难的问题,还应多发展档次适中、有风味的土快餐。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洋也罢,土也罢,关键是要区别不同的消费层次,高、中、低档快餐配套发展。
    快餐业也有难题
一位快餐厅经理说:首都流动人口多,各类会议数不胜数,快餐的市场条件可谓得天独厚。但有些领导光盯着大饭庄、大酒楼,以为快餐利微,赚不了钱,在人、财、物上不愿多投资。
中式快餐还没形成机械化、标准化的工业生产,粗放经营,缺乏科学的衡量准则,质量也就难有保证。市饮食总公司有人提议搞快餐连锁店,统一规格,进行标准化生产经营,做好促销宣传,以规模效应创出土快餐的牌子。
一些西式快餐店外表华丽别致,里面的洋快餐却达不到西式水准,只学了一个样子,如面包不新鲜,沙拉和肉馅的配方不对,影响了口味,而价格又偏高。有一家西式快餐厅,先是在前门,几近倒闭,易主后迁至西单,近日再度宣布另起炉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价钱太贵,质价不符。
令洋土快餐业头痛的还有设备。北京的快餐设备多从国外引进,工艺精美,加工、保温、消毒等功能均很好。但是,进口设备成本高,维修不便,而国内制造的设备却粗糙、笨重、不配套。快餐业盼望国产设备尽快提高档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