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洋专家请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12
第2版(经济)
专栏:

  洋专家请客
张新民
“洋专家今天要请客了!”——位于松江之滨的吉化公司机械厂里传出一桩新闻。
“请谁?”
“请咱这些普通工人呗!”
当夜幕降临时,宴会在厂区食堂里举行。
主宾席上坐着的是西装革履的日本专家松岛和仁、深井健二,他们是日本日挥三菱株式会社的现场技术监督。
来宾席上坐着的是参加中日首次合作制造大型反应器的铆工、焊工、机械工、天车工等,一个个春风满面,笑逐颜开。
惯以“小气”著称的洋专家,为什么自费宴请吉化机械厂的工人呢?
中日合作制造的这两台重达百吨以上、结构复杂的大型反应器,是吉化公司从国外引进的丙烯酸脂装置上的心脏设备,在国内化工容器制造史上是首例。按合同规定,制造周期为8个月,比日本三菱公司的制造周期提前了3个月。可是敢于同国际同行争高下的吉化人,发扬“团结、进取、实干”的吉化精神,将工期再提前3个月,向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献出一份厚礼。
洋专家佩服他们的工作精神,最后用宴请方式表达自己的一片敬意。宴会开始,松岛举杯,说:“谢谢大家光临。今天之所以宴请大家,原因有三:其一,我到过世界上五、六个国家负责技术监督,没有一回不超期的,这是第一次同中国合作,让我提前20天回国,由衷感谢;其二,我所到之处,没有不发火的,都说我的脾气暴,可是在中国我非常顺心,没火可发;其三,我到其它国家搞技术监督,事事过问,费了不少口舌,觉得很累;在贵国,管理有方,经营有术,一切都不用我操心,觉得很轻松!”
说着,他们向大家频频敬酒。松岛、深井显得异常兴奋,他们环顾四周,百感交集。是啊!他们不会忘记与这些中国工人在一起的一幕幕情景:
开工初期,从日本引进的新设备——悬弧焊机经常出故障,耽误了工程进度。人们一个个心急似火。深井为此也很苦恼,他是搞机械的,对焊机检修一时也束手无策,只好电请日本的制造厂家派人前来检修。但由于该产品先天不足,修好又坏,维修人员最后不得不匆匆离去。
工人出身的机械师李辉暗下决心要攻下这一难关。他不知花费了多少个夜晚,查阅了多少资料文献,他最后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并独立检修,使悬弧焊机重新迸溅出欢乐的火花。
12月25日是圣诞节,厂方事先做了安排,让日本专家休假过节。征求意见时,松岛摇摇头,非要到现场同工人在一起不可。他总有些不放心。因为当时正是安隔板的关键时刻。七层隔板就像反应器的骨架,安装一点也不能错位。
厂方代表张晓霈对他说:“您尽管开心地去过节,装隔板的事儿我们包了。”
松岛先生只好从命了。
第二天,他提前上班,来到现场,面对安装完毕的隔热板,他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日本七天的工作量,让吉化人只用一天多的时间就干完了。
松岛反复检查,没找出任何缺陷,激动不已,不顾工人满身油污,上前拥抱。
制造反应器最关键的一仗是组装列管。1.3万根列管,每管两端采用悬弧焊接,要求严丝合缝,在40天内完成。
第一天,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装进200根。松岛不禁双眉紧锁:“这怎么行?照此进度,50天也拿不下来!我们日本每天可装600根。”
锣鼓听音。从不甘心落后的吉化人,听罢此言,如火上加油。他们集思广益,争分夺秒,400根、500根、600根、700根,最高纪录达到日装管2700根。就这样,只用6天就完成了40天的工作量。
松岛先生称赞:“吉化人了不起!”
酒过三巡,松岛先生情不自禁地唱起日本民歌,大家为他鼓掌助兴。欢声笑语中,许多珍贵的东西也深深地印在宾主双方的心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