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切合农村实际 认真解决问题 松滋县社教扎实有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切合农村实际 认真解决问题
 松滋县社教扎实有效
本报讯 中共湖北省松滋县委分期分批在全县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认真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一度受到削弱,出现了一些干部、群众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等问题。松滋县委于去冬今春,先后在全县近200个村和336个乡镇企业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全县先后共抽出1000多名机关干部,自带行李,进村入户。他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既教育别人,又教育自己。据不完全统计,这些队员参加劳动共15300多天,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近2万件。县商业局一位50多岁的副局长被安排在比较贫困落后的库区村任工作组长,他带病工作,作风深入,严于律己,体贴民心,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离村时,40多位村民含泪驾船送行十多公里,依依难舍。
在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各工作队、组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把整个教育分为思想教育、清理整顿、组织建设和制定规划4个阶段进行。
思想教育,注重广度和深度。为了突出思想教育这一主旋律,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深入千家万户,深入千万人心,8个乡镇先采取集中授课、系统武装的办法,有计划按步骤培训了一批骨干。这批骨干不仅成为思想教育的有生力量,而且大多将成为农村今后两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各工作队、组采取10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造成了强大的教育声势:(1)写持久性宣传标语;(2)举办专栏(刊)、橱窗、宣传牌;(3)召开各种会议,由骨干联系实际率先宣讲,分层次进行动员;(4)走访普通农户、贫困户、个体工商户、各类先进典型户,分头宣传发动,送精神上门;(5)印发统一编写的宣传辅导资料;(6)县电视台及各级各单位的广播电台(站)举办系列专题节目;(7)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知识竞赛、有奖征文、专题演讲、问卷调查等活动;(8)组织宣传车、先进典型报告团、少先队员宣讲队巡回宣传;(9)组织群众大唱《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并组织歌咏比赛;(10)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社教。在普遍动员、广泛宣传的基础上,紧扣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进行两个社会、两种制度、两个政党、两个时期的对比教育,通过列专题、讨论,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新中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的感情,增强了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信赖感。
清理整顿,注重解决热点和难点。着眼于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的政策水平,使95%以上的人知政策、懂政策,各工作队、组深入开展党的农村政策的宣传,发动群众对政策的执行情况开展评议活动,坚持边学边评边查边改。村组财务管理混乱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而清理整顿财务又是我们工作中的难点。县委组织精干队伍,对有关乡镇的村、组、企业、学校共3238个核算单位近4年的财务进行了全面清理。
组织建设,注重班子整顿。在抓农村各种基层组织建设时,各工作队、组突出抓了党、团组织以思想建设为主的综合整顿。帮助先进支部总结经验,加强薄弱环节,做好教育提高工作,引导中间状态的支部对照先进找差距,民主制订“达标升类”的具体措施;帮助后进支部找准问题的症结,理顺工作思路。在着重抓好党、团组织建设的同时,各工作队、组还注意抓了村委会、经联社和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治调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科普协会等配套组织的建设。
目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乡镇已初步形成了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村民自治为基础、以经联社为依托、以群众组织为纽带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格局。                    
   
  (宋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