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黄河和太阳的礼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12
第8版(副刊)
专栏:

  黄河和太阳的礼赞
袁晞
天幕上是滚滚的黄河激流,舞台上走出光着脊梁的黄河纤夫,大型文艺晚会“黄河·太阳”在雄浑凝重的乐曲中开始。
开场《黄河纤夫》用交响音乐、合唱与舞蹈交织成壮阔的画面。这场男子汉的舞蹈由旋子、空翻、侧翻组成,没有雕饰的动作,没有琐碎的舞姿,用简洁有力的舞蹈语汇着力表现出黄河纤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随着曲调渐渐高亢,合唱声起:“背负青天,面朝黄土,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承担起一身重负。几代人的坚定脚步,几代人的铮铮铁骨,几代人的壮志雄图……”舞蹈者在反复的合唱中汇成一条人流,凝成一股力量。
词作家乔羽说是周恩来同志外出途中帮船夫拉纤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他,他要用黄河纤夫的精神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
舞蹈《看今朝》以傅抱石先生作《江山如此多娇》的整幅画面为背景,一群少男少女从舞台两侧涌入。鲜艳的服装,美丽的背景,欢乐的乐曲,轻快的舞步,表现的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朝气蓬勃的祖国、风华正茂的人民。
舞蹈队由北京舞蹈学院和附中的学生组成,他们许多人或要毕业分配,或要准备高考,或应放暑假,都顶着盛夏的炎热,都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参加排演。
第二乐章是歌曲集锦,从《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南湖颂》到《在希望的田野上》,12位新老歌唱家,12首颂歌,唱出70年的岁月,让人们一同从过去走向未来,回首毛主席率领我们跨过的万水千山,喜看欣欣向荣的今朝,展望辉煌灿烂的明天。
交响合唱《黄河·太阳》组成的第三乐章把演出推向高潮。“浩浩黄河雄浑激昂,蜿蜒奔流在东方,带着五千年的梦想,带着赤诚,带着中国人民的期望,迎来崭新的一轮朝阳。”
全场晚会没用话筒、没用录音,不拉幕,不报幕,只用灯光明暗转换场次,控制节奏,使整台节目浑然一体。参加演出的近千人来自10余个单位,从60岁以上的老艺术家到10岁的小学生都协调得和谐一致。台上台下,演员观众连成一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