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赤脚走在田埂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12
第8版(副刊)
专栏:当代共产党员

  赤脚走在田埂上
孙莱芙 傅生金
金谷年年,又是晚秋时节。
刘忠厚又下乡来了。出了西城门,就是大河,河水缓缓,怕是要结冰了。腿肚子插进水里,浸得人直吸凉气。
河西,是蜿蜒起伏的黄土高坡,连枷声声,庄户人正忙着打场扬场,远处山梁上,一匹匹毛驴正驮着庄稼,宛如座座小山。
进了南园村,刘忠厚径直来到二大头家的场院。二大头夫妻俩都是快60的人了,旧社会患过麻疹,通身上下脱了一层皮,眼睛也不例外。人老了,田里的活儿快干不动了,忠厚一来就住在他们家,替这对孤苦无依的老夫妻犁地,送粪,锄田,还要担水,做饭,因为他一来,这个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3口人,“不算儿的儿”,村里人都这么说。
看见是刘忠厚,二大头夫妻俩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忠厚拿起木锹给他们扬场。时已过午,忠厚说:“回家吃饭吧!”
二大头的老婆难为情地说:“刘书记,干活在我家,行;吃饭你就到别人家去哇。唉,我们眼神不好,柴柴棍棍、老尘土做进饭里不稀罕,说不定脏兮兮的搌布就盛到你碗里了。”
忠厚说:“咱也是庄户人,我爹妈也跟你们一样。”
最后,老夫妻都说:“管你的哩,跳蚤咬你不要嫌。”
有一回,黑天半夜,忠厚回老夫妻家睡觉,听得“扯啦”一声,上衣被门上的钉子拉了尺把长的口子。老夫妻都说:“换换吧!”忠厚说:“缝缝算了,我一年就这一身。”
村里人也常嘀咕,都这把年月了,小民百姓也是秋有秋装,夏有夏装,怎刘书记全年就那一个颜色,一种料子,一套衣服,一个式样。
庄户人好寻根刨底,问来问去,知道了刘书记家满共5口人,就凭他一人的工资。他女人年年喂两口大猪,经济不宽裕呀!
于是,庄户人们感动了:“你家吃个豆面、莜面的咱给你送上家门。”
忠厚说:“我一点不缺,5口人,一年人均400块,村里一半人不如我。穿着好的也穿得起,咱是习惯了!”
那年,忠厚从丁家窑乡调到城关镇任书记,10多家人都宰了羊,让他带回家去过年。忠厚说:“过大年了,卖了羊,给娃们扯个褂子,买条裤子吧。庄户人挣俩钱,不容易呀!”这句暖人心的话,使送行的老人、后生和婆姨们的眼泪直往下掉。
忠厚把一捆行李扔上吉普车,一个年轻媳妇拉住他的衣襟说:“进了城,常回咱们山沟沟,常把衣裳洗一洗,不要叫人小看,影响了工作!”
那一次,刘忠厚的眼睛也变得湿润润的。司机看见:车子跑出几里路了,他的眼泪还默默地流着。
     (作者单位:中共山西右玉县委组织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