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编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12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编者
时下,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关各种“难”的慨叹。每当提到解决群众较为关心的问题时,总看到不少行业、部门都在强调自己那本“难念的经”。其实,我们在从事各项工作时,遇到困难是必然的,这里边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人们正是在承认困难、克服困难中前进的。
克服困难,既需要有勇气、毅力,又需要有措施、办法。因为人的智慧是没有穷尽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现在的问题在于:有的困难,特别是群众遇到的一些难事并非无法克服。它们如同灰尘,举手之劳便可擦掉,但如果视而不见,无所作为,它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越积越多。能否变“难”为“易”,关键就在于有关领导是否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是否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否扎扎实实地努力工作。当然,有的困难克服起来,比擦灰尘复杂得多,也难办得多,诸如“乘车难”、“上厕所难”、“卖粮难”、“用电难”等,要真正解决起来,不脚踏实地干是不行的。光喊“难”无济于事。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已不难,而在另一些地方却难上加难,其区别就在于此。
如何看待和解决困难?许多读者在来信中谈了各自的感受、体会、经验和建议。这里,我们摘发其中的一部分以及本报记者对大连市解决群众乘车难所做的调查,从中人们可以明白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 
 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