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别了,大锅饭——记北京长城风雨衣公司分配制度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3
第2版(经济)
专栏:

  别了,大锅饭
——记北京长城风雨衣公司分配制度改革
本报记者 刘桂莲 魏亚玲

记者到北京长城风雨衣公司采访,适逢该公司发工资。“你们拿多少钱?”记者问刚刚拿到工资袋的几位青年工人。他们相互望了望,其中一位告诉记者说,在他们公司里,没有相同的工资袋,谁和谁的都不同。的确这样。长城风雨衣公司一线工人自实行全员全额计件工资制后,一个车间几百个人,一个班组几十个人,每个人的工资袋都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每个月的工资也不相同。记者翻看工资表上列出的十几个项目,每人每月的工作情况一清二楚,就是微小的差别,也能反映出来。工资的多少,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车间、班组、个人完成的工作数量和产品质量。同一个班组里,干得多的与干得少的比较,月工资差额可达百元甚至更多。
工资的差别是大的,但人们承受这种差别的能力是强的。多劳多得的原则,对谁都一样,人人心中有本账,自己的工资应该是多少,有很高的透明度。长城风雨衣公司的计件工资以多年的定额管理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计件工时单价,优质品、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小时单价各不相同,优质优价,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算出自己的工资。
劳动人事科的同志告诉记者,在长城风雨衣公司,工资的差别,就像人的差异一样自然。职工不必去攀比别人拿的多少,而是想自己怎样才能干得更好。
与一线工人分配改革同步,公司其它部门也打破了原来的铁工资,对科室管理人员实行了浮动结构工资,对辅助生产和服务部门人员,实行不同形式的包工资包任务办法。企业所有人员原来的工资全部变成了档案工资。
八级工资制延用了几十年。如今,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句号。

长期以来,在生产第一线上,最熟练、出勤出力、效率最高的工人,一般是三四级工。可传统的八级工资制,平均主义,旱涝保收,在分配上体现不出劳动者给企业所创造的劳动效益差别,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很难得到落实。1983年,长城公司迈出分配制度改革的第一步。他们从原来标准工资中扣出20%,与奖金捆在一起,进行超额再分配。当时,这种作法被人戏称为“烙饼卷手指头——自己吃自己”。大锅饭虽只打破一点碗边,但他们已尝到工资“动”“静”变化带来的甜头,增强了不断向着增大“动”的比例迈进的信心。到1988年9月,公司取消原等级工资,结束了双轨制,实行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挂钩、由企业根据效益高低自主分配的企业工资。
公司在完成每年上缴利税递增20%的基础上,工资总额与超额上缴利税按比例同步增长,既保证了国家得大头,企业的工资总额又有明显增长,使企业获得利益。
这种改革,对不同的人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之分。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益,使全体职工都得到好处,这既是公司分配制度改革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为处理好老中青之间、工资高与工资低之间的关系,使公司职工都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在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公司既注重现实,又尊重历史,设置了根据职工在企业工作年限给予的不同的工龄补贴和工资等级补贴,承认每个职工历史上的劳动积累和贡献,使这部分人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工资改革前。圆形是一个最能承受压力的形状。公司劳动人事科的同志比喻,改革后长城公司的分配就像一个鸡蛋,两头小中间大,不过,收入高的是鸡蛋的大头,收入低的是鸡蛋的小头。他们认为,这是稳定、合理的分配形态。

分配制度的改革,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效益和活力。
同工同酬,多劳多得,按照不同工种和不同性质的工作,公司采取十多种不同的考核和分配形式,将每个人收入与本部门及个人完成的实物量挂钩,定岗、定责、定酬,分配靠数据,使各层次的职工都亲自感受到,个人收入的高低和企业的兴衰紧紧连在一起,增强了风雨同舟的责任感。小病大养、工作中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不见了,一线工人的出勤率从改革前91%稳定提高在94%以上,人均日产风雨衣由1.7件提高到2.4件,提高41%。
分配制度改革带来的另一个大变化是,工作岗位变化、人员流动,成了非常自然的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长,经过一定程序,可随时调整到适合自己干的工序上去。劳动报酬的兑现,使有能力的人不再往二线跑,而在二线的年青人则主动要求到生产第一线去,减少了二线人数。
从长城风雨衣公司历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统计表上,不难看出分配改革前后的变化。改革前的1983年,公司的总产值2439万元,实现利润22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年人均29350元。而1990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657万元,实现利润600万元,劳动生产率提高到61248元,使长城公司经济效益居全国服装行业前列。同时,工人的年平均工资也有显著增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