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0
第7版(国际)
专栏: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 何方
当前世界经济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济活动全面国际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不断加深,商品、劳务和资金的国际流通大大超过国内市场的扩展。世界贸易增长越来越高于经济增长,资金流动更快于贸易的发展。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以年率30%的速度递增。为了适应形势变化和提高竞争能力,许多国家都在抓紧进行经济调整,把扩大对外开放和进一步国际化作为重点之一。不但国家如此,企业要发展,也必须面向世界,实行国际化经营。由于经济活动全面国际化存在两大趋势,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交织发展,因此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要同时向两方面进军,既参与地区合作,又实行全方位开放,不能只顾一头。
1991年,区域集团化趋势显著加强。欧共体除一年后实现统一大市场外,还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达成建立欧洲贸易区的协定,接收几个东欧国家为联系国,预计今后将继续扩大势力范围,按三个层次完成大欧洲经济区的设想。美国和加拿大加紧同墨西哥谈判,筹建北美自由贸易区,然后再不断向南延伸,把更多拉美国家包括在内,实现布什倡议的全美洲自由贸易区。亚太地区的集团化动向也更加活跃,中国及作为经济地区的中国台北和香港已加入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日本同“四小”、东盟正在形成一个事实上的经济联合体,一些次区域性经济合作区也不断涌现,在这些基础上有可能逐渐扩大成为比较松散的亚太或东亚“经济圈”。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三大经济集团的出现已成为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为了联合自强,也雨后春笋般地组成或加强各种共同体和一体化组织,如拉美的南锥体、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但由于力量的悬殊,它们不可能同大国及其主导下的集团相抗衡,而不能不具有一定的依附性。集团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利有弊,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虽然对多数国家来说可能挑战大于机会,但为了适应这一不可抗拒的潮流,发展中国家仍须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不能置身事外。
与集团化加强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在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已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所有集团,虽有一定的保护倾向,但都不是缩小而是不断扩大同其他集团的经济联系,加深着集团间的犬牙交错关系和相互渗透。集团间的贸易呈现进一步增长势头,资金流动更是主要在美欧日之间进行。参加集团的国家也决不把自己的活动局限在本集团内,而是要竭力打进其他集团,巩固和占领有利阵地。企业更是如此。跨国公司的活动就不只跨国而且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集团化固然有妨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面,但从总体和长远看,它又在加强这种一体化,并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因此不能只看到集团化而忽略一体化的总趋势。
在国际化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增长。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经济上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扩大市场占有额,避免或缓和经济摩擦,也便于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美日欧发达国家抓紧了对外直接投资。不但大力增加集团区域内的投资,也更加重视到对方国家或集团进行投资,以便所出产品能够在对方自由流通并享受各项优惠。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主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已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外进行的。由于集团化趋势和保护主义抬头,单靠扩大出口正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一些发展中国家除注意改善投资环境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外,也尽可能进行对外投资,以配合出口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国际化日益加速和深化的形势下,经济活动必须注意跨国经营,特别是把对外直接投资放到重要地位。
90年代是世界经济重新组合和国际化急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国家只有抓紧时机、迎头赶上,才可能在综合国力的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争取在新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