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群众的主心骨——无锡市各级干部带领群众抗灾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13
第4版(要闻)
专栏:

  群众的主心骨
——无锡市各级干部带领群众抗灾纪实
进入7月,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无情地袭击着无锡市及其所属江阴市、宜兴市和无锡县。连日暴雨和不断上涨的太湖水使全市138.2万亩耕地受淹,5000多家企业进水,因灾停产半停产的有3571家,近20万户居民住宅进水……
在洪水面前,无锡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站在抗灾斗争最前列。
    岗位在抗灾第一线
7月1日晚,大雨如注,无锡、江阴、宜兴三县(市)水位猛升,各方告急电话频频。劳累了一天的市委领导风雨兼程,连夜赶赴灾区。在江阴桐歧镇界河圩堤的抢险工段上,市委副书记陈璧显和江阴市委书记翟怀新,冒雨带领当地干群固堤抢险。午夜过后赶到宜兴的无锡市市委书记刘济民,次日一早,就去横山水库和新庄乡察看汛情。
7月2日,北门运河水位急剧上涨,水临城下,市长王宏民和几位副市长在25分钟内作出了炸掉五里湖节制闸围堰的决策。有关部门立即执行,随着几声巨响,炸开了宽70米的决口,将内河水迅速导引入湖,一天就降低市内水位10厘米,减弱了洪水对市区的压力。
7月3日上午,无锡郊区广丰圩面临决堤,正在那里指挥救险工作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钊,率领市级机关干部加入运土救坝队伍。
    舍小家 为大家
在重灾区无锡县的东亭镇,长大厦、柏庄、门楼等8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家中都进了水,可没有一人顾得上回家看看。镇党委书记潘泉生家进水深1.2米,可他3天3夜未回家,一直在第一线指挥救灾。他的妻子沈琴兰非但没有怨言,还帮助左邻右舍转移,自己最后一个撤离村子。
北塘区吴桥街办主任邱云泉老家在无锡县堰桥乡,7月1日,身患胰腺癌、已在弥留之际的老母亲希望再见儿子一面。正在紧张抢险的老邱没有回去。两天以后,传来了母亲去世的噩耗。他强咽泪水,在心底默默祈求母亲原谅。
    一手抓抗灾一手抓复产
特大洪涝灾害使无锡市道路阻塞,工厂进水,许多企业被迫停产。无锡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抓重点、抓全局的决策方针。全市一盘棋,组织关键部位的抗洪排涝,打通了因水淹造成的多个交通卡口,缓解市区多处严重的积水,并对部分自来水厂被淹采取应急措施,为工厂复产创造了外部条件。市政府于6日成立了恢复生产领导小组,市领导深入停产企业,研究恢复生产的方案。
在无锡印染厂,厂党委在7月1日组织力量将老厂区内的250台布机集中到高处,所有成品都被工人们用木板垫高,与此同时,干部职工堵塞阴井,开泵抽水。因此,当厂区7月2日进水达40厘米深时,全厂价值300万元的成品、半成品没有受到损失。
无锡县受淹稻田达22万亩,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抓好灾后自救工作。7月5日,全县9个乡镇出动几十辆卡车,前往浙江和苏北一些地区运粮种。目前,全县已落实补种稻种150万公斤。
被誉为“江南第一村”的前洲镇西塘村,5家村办骨干企业被淹,大量原材料浸泡水中,大片稻田被淹,300多户住宅普遍进水。村党支部书记唐涌祥决定立即从集体经济的积累中拿出50万元,购买防汛物资和煤气包,在截流排涝的同时,确保群众户户不断炊。
7月7日上午,市委书记刘济民、市长王宏民主持召开了全市县(团)级干部会议,要求各单位牢固树立抗大灾的思想,一手抓抗洪救灾,一手抓恢复生产。
到7月8日,全市已有3000家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市区冶金、机械、丝绸、医药、建材5个产业局所有企业全面恢复生产;大中型企业复产率达90%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