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寺与庙的区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13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寺与庙的区别
我国古代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统称庙。由于“庙”是人们最尊敬的所在,故后来将皇帝的宫殿称之为“庙堂”或“庙廊”,皇帝与大臣的对策也被褒称为庙算。皇帝死后,追赠的谥号便也称为庙号。哪些人死后可以入庙呢?先秦之后规定,凡有功于国的,死后方可入庙,享受人们祭祀礼拜。解放前,我国各地的庙,都是祭祀有功于国的历史人物,如关帝庙、岳庙、孔庙等。
了解了庙,也就清楚了寺庙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寺是外来宗教的宣讲所,供奉的是佛;而庙则是历代炎黄子孙为纪念国殇、忠孝而供奉优秀人士的。寺里的佛,是超然世外的,而庙中的神,则是人的偶像化。人们在庵寺里祈求,是精神空灵的追求。在庙中祭祀,则往往是对功臣烈士的缅怀。
        (一九九一年第八期《辽宁青年》任菲菲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