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没有硝烟的保卫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14
第2版(经济)
专栏:

  没有硝烟的保卫战
常新舫
6月中旬以来,江苏常州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20多天持续降雨800毫米。全市320万亩良田有160万亩泡在水中,3300家企业受淹,2509家企业被迫停产。这场灾害,对刚刚从经济疲软中复苏的常州,是一场无情的挑战。在这艰难的时刻,全市职工万众一心,奋起抗灾,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工厂保卫战”。
    死守引进线
7月3日深夜,常州戚墅堰区陈储河堤石岸被撕开一道30多米的口子,汹涌的洪水,迅速扑向附近几十家工厂。常州电机电器总厂陷于一片汪洋之中。该厂引进的国内唯一的精密步进电机生产线,价值达6000多万人民币。早有警戒的职工迅速与洪水展开了一场“近战”。灌沙装袋,筑堰排水,洪水长一分,围堤长一寸。工人朱老虎,24小时连轴转,连续奋战两天两夜,直至晕倒被同志们抬进医务室。工人张瑞林家就在工房区,屋中进水1米多。他说:“没有工厂这‘大家’,保住‘小家’有啥用!”坚守在第一线。洪水涨溢,已接近车间窗户,然而在职工们垒起的1米多高的围堤保卫下,引进线安然无恙,7000台出口的步进电机生产任务如期完成。
    勇斗“水龙王”
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蜚声海内外的东方“卡其王”——常州东方印染厂,7月初遭到“水龙王”的猛烈袭击。厂前关河,厂后北塘河,洪水滔滔前后夹攻,工厂地势低洼处进水深达0.8米。在危机时刻,一支由数百名职工组成的抢险突击队冲上来了,在厂门前筑起了一道200多米长、1米多高的堤坝,12台抽水泵24小时排水,仓库物资也迅速被抢运到安全地带。广大职工坚守岗位。工人尤龙宝家的房屋被大水冲塌了,他却没回去过一次。女工陈茹清家住重灾区戚墅堰,突然破圩的洪水包围了她的家,她首先想到的是工厂,清晨4点多钟就起来,赶到厂里……
“水龙王”被斗败了,隆隆的机器声伴着哗哗的雨声,机器照常“吐”着多彩的布匹。在受灾最严重的7月上旬,工厂照常生产,外贸履约率达100%。
武进柴油机厂两度遭受洪水袭击。第二次洪水袭来时,正值河南新乡第一拖拉机厂的9辆提货卡车开到。车上的同志看到工厂泡在水里,都愣住了。
武柴厂厂长沈铁平当机立断,调用大型装载机吊装。职工们涉着深水把柴油机运到马路上,一台台精心整修,发动试车,保证台台合格。共产党员李玉明的老母病重住院,输血、输液,需要人护理。但为了保全工厂和抢运柴油机,他对母亲说:“娘,工厂遭洪水,我是党员,得带头去抗灾,原谅我吧!”为了防止电路故障,厂电工班班长柴山南,一个多星期坚守岗位不肯回家。在职工们的共同努力下,7月8日,9辆满载柴油机的货车,顺利返回中原大地。
    “工人阶级一家人”
常州第二毛纺织厂厂区积水0.6米多深,损失惨重。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纺工系统火速派出11辆卡车、130多名抢险队员增援,抢救被淹的回丝、锦纶和短毛,再运到第五毛纺厂和纺织仪器厂烘干。要使“二毛”厂水位下降,必须在隔壁的第三毛纺织厂筑一道挡洪坝,把“二毛”厂的水抽到“三毛”,再排进采菱河。“三毛”厂厂长杨守德和职工们毫不犹豫地支持了这个方案。他们说:兄弟厂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工人阶级是一家人!7月8日,筑坝排水的战斗打响了。“三毛”厂的工人们在安全转移工厂的危险品后,又到工地上帮助筑坝,“一毛”、“五毛”、羊毛衫厂、“一棉”、“三棉”等厂闻讯,纷纷派出援军,送来水泵、马达等物资,帮助抢修损坏设备,参加筑坝抢险。当天傍晚,筑坝排水成功。11日,停产一个多星期的“二毛”厂全线恢复生产。“二毛”厂厂长高达激动地说:“不是兄弟厂发扬风格,我们厂的水不知到何时才能退呢!”
暴雨还在下,洪涝灾害还在肆虐,常州人民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同洪涝灾害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