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努力做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18
第1版(要闻)
专栏:

  努力做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钟正言
编者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各族人民高擎的奋进旗帜,胜利旗帜。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原则,是集中全党智慧和经验的创造,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大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在总结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经验的基础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说明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纲领性文件,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当前,我们要把学习七中全会精神同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认真落实。
为了配合全党更好地学习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胜利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宏伟任务,我们特约请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委有关部门的同志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十二条原则分别写出阐发论说的文章,同大家一起共同研究和探讨。今天发表的是总论,以后将在理论版陆续刊出十二篇分论,欢迎读者给予评议指导。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根本任务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的中心问题,就是继续做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七中全会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基本原则。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对这十二条基本原则的概括给予了高度评价。全面深刻地把握这些基本原则,继续努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和庄严任务。
    一、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课题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转变。一百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所以能够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按照它所预期的方向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就在于它是置于现实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为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在科学分析和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把理论置于现实基础之上,是科学社会主义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发展的科学对自身的根本要求。不同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这种根本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回答当时阶段所提出的新课题,从而使这门科学不断得到发展。
列宁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列宁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了帝国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特征及其基本矛盾,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从而得出新的结论:社会主义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公式,已经不适合于新的历史条件。列宁运用“一国胜利”的理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置于中国现实的基础上,解决中国革命提出的新问题新任务。在谈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家时,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3卷第814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指导革命取得了全国的胜利。在建国后七年时间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成功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搞革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搞建设同样如此。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革命在一系列国家取得了胜利,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人都面临着一个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给共产党人提出的这个新课题,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70多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都进行了许多探索,其中有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某些设想。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在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不再存在;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等等。十月革命的成功,证实了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规律,实现了他们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当然,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也突破了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具体设想。列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提出并实行了包括“新经济政策”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俄国当时情况的发展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他强调“用大工业(‘社会化’工业)的产品来交换农民的产品,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质,社会主义的基础。”(《列宁全集》第二版第41卷第376页)他在晚年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两种公有制并存的设想。这些,都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来不及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其他重大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批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如何根据本国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也都程度不同地进行过各种探索,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都曾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自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一些国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较多地照搬了苏联模式,其结果都不成功。这些事实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至关重要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根据本国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个新课题的科学回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全面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排除各种干扰,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政策,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社会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列宁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8卷第163页)。社会主义革命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也是这样。如同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到列宁的“一国胜利”,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到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一次次飞跃一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从照搬别国模式到“走自己的道路”,也是对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的一个重大飞跃。在中国这么一个大国,认真做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1982年9月,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基本结论得来不易,经历了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建国初期,我们曾多方面地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当然,也不是什么都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后来的实践日益证明,他们的许多具体经验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历史地摆到了全党的面前。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这个讲话的基本精神,就是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我国的经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0、721页)他还说: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以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总之,学习苏联也不要迷信。“要打破迷信,不管中国迷信还是外国迷信。我们的后代也要打破对我们的迷信”(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第484页)。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地指出阶级斗争已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出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建设任务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在这一时期,中央其他一些领导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更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逐渐产生了“左”的错误,这些正确的思想未能在实践中很好地实行和坚持下来,而且还发生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挫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我们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9年3月,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49页)他从我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等基本国情出发,提出我国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搞现代化建设;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同年10月,叶剑英同志代表党中央发表国庆讲话,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提出了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四化建设是中心,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起来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主要点,进行了概括和阐述。随后,小平同志将这段时间的探索进一步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结论,并得到党的“十二大”的一致肯定。这标志着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大”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十二个方面,表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认真总结过去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正确的加以坚持,不足的加以完善,失误的加以纠正,使全党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认识继续向前深化。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将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些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基于对国情的深刻分析,我们党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制定了党在这个阶段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奋斗目标。总之,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过程。
十三届七中全会概括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十二条原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割裂不得,偏废不得,必须在实践中全面地正确地贯彻落实。这些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专心致志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此,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些原则还要求我们,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逐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有这些,都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其他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都要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来实现。这十二条原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又适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因而又有自己的具体特征;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既包含了过去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又包含了我国过去几十年所创造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独特经验。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在实践之中。这种实践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将随着这种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十二条原则是我们当前行动的指南,同时又是重大的研究课题。每一条原则都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使之得到补充、丰富和完善。从原则的确立到原则的充分实现,还有许多中介和环节,还需要有保证这些原则的贯彻落实并使之具体化的一系列措施、办法和制度。这都有待于从实践中,从群众的经验中,去继续探索和总结。只要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阔。
    三、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回顾建国40多年来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问题和结论十分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维护了国家的独立、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全面进步的道路。尽管我们的经济建设是在满目疮痍、百废待举的基础上起步,但在短短的40多年间,我国的工业化过程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要一二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整个经济面貌根本改观,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40多年来,国外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的孤立、封锁、颠覆和渗透,但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我们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捍卫了国家的安全和独立。我国的国际地位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不断提高。实践深刻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像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所鼓吹的那样,在中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那会是个什么情景呢?社会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两极分化,广大劳动人民就会重新陷入受剥削受压迫和贫困失业的痛苦境地,国家就会重新出现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甚至内战连绵的灾难局面,而且会重新沦为西方大国的附庸。因此,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舍此之外,其他的所谓“出路”都是行不通的。
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虽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还很不完善,它的巩固、发展和完善必然有一个历史过程;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虽已奠定了相当规模的物质基础,但至今底子还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11亿多人口,有9亿居住在农村,包括耕地在内的许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居于后列;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些基本的国情,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正是在全面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要求的,也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全面进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才能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们构成了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实行改革开放,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方针、总政策,也是它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通过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在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上,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推动竞争的开展,促进产需结合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在农村,我们改变过去单一的集体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和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大大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十年内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开展国际间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活力。总之,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努力寻找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机制和具体形式,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就规定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我们在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如果离开了这个方向,改革就会变质,就会招致失败。这不是推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事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企图利用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的机会,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国际敌对势力也企图利用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的机会,加紧推行他们的“和平演变”战略,来摧毁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这种政治目的,他们是毫不隐讳的。有了这些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反面教育,我们应该更加自觉地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使改革开放事业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们能不能在今后十年中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直接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对此必须有紧迫感。只要我们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使我们的综合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在多极化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为21世纪的发展争取更加美好的前景。
    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奋斗
当前,摆在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下紧密团结起来,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开拓前进。
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名副其实的革命运动。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也不会有自觉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历史经验表明,一条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和反复的实践与认识过程。政治上发生问题,往往从思想上出现混乱开始,而思想混乱又常常是从理论上的混乱引起的。对于前些年资产阶级自由化几度泛滥的影响不可低估,一定要把被这种错误思潮搞乱了的理论问题纠正过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条件下的新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指南。理论一旦掌握了群众,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学习,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懂得和掌握这个理论,充分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途径、方法和具体步骤,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始终是我们的建设和改革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思想理论队伍,努力增强这支队伍的团结,千方百计开发这支队伍的潜力,这也是我们切实做到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一个重要方面。
做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正确地统一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过程中,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鼓励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以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做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还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来源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脱离了实践,理论就会失去生命。我们既要反对埋头业务、轻视理论的倾向,也要反对空谈理论、不问实践的倾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结合,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特色,正是在这种结合的历史过程中得到形成、丰富和发展的。要实现好这个结合,既要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要深刻认识和掌握客观实际的情况及其变化,这两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我们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经常研究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认识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1卷第296页),从而把我们的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向前进。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心同德,兢兢业业,持续奋斗。我们坚信,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具有伟大创造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把这篇大文章做得有声有色,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富裕幸福,并为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