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涝年挖沟 旱年造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2
第2版(经济)
专栏:灾后谈水利

  涝年挖沟 旱年造船
中共山东乐陵市委 金清云
流传颇广的民间谚语:“涝年挖沟,旱年造船”,其实是广大农民多年治水实践的经验总结。它告诉我们,在今天抗旱或排涝的同时,要预防着明天有可能发生的涝或旱灾;治水同兴办其它事业一样,要有超前意识,有长远观点。
乐陵地处黄河下游,属内陆平原地区,十年有九年发生春秋旱、盛夏涝,农业生产受水的影响和制约十分突出。60年代初连续几年特大洪涝灾害,增强了人们的防涝意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如何防洪排涝上。而到了80年代初、中期,旱灾又频频发生,人们的治水视觉又一下子转移到抗旱上,淡化了防洪排涝意识,致使原已初具规模的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由于老化失修而丧失基本能力。结果,当雨水突然增加,在本来不应形成涝灾的情况下,由于措手不及,难以招架应付,形成了涝灾,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总结过去的教训,正是这种头疼医头、脚疼治脚的治水思想,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缺乏防患于未然的短期行为,严重阻碍了农业的稳定发展。
1988年,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在认真总结以往治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了“涝年挖沟、旱年造船,旱涝并防,综合治水”的指导思想。1989年,我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伏旱。自7月20日至9月20日农作物最需水的两个月时间内,降雨只有40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降雨减少85%。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组织干部群众积极抗旱保苗夺丰收,一方面仍然顶着压力组织近10万名劳力上阵,开挖、清理了全长39公里、涉及7个乡镇的排涝干沟。结果,1990年7月,10多天时间全市平均降雨600多毫米,比形成特大洪涝灾害的历史上降雨量最大的1964年还多50毫米。但由于排涝干沟发挥作用,1990年全市仅有极个别地块绝产和少数地块减产;从农业总产值看,仍不失为一个丰收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