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精兵善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26
第2版(经济)
专栏:

  精兵善战
黄彩忠 张国建
天津宝坻县宝袁化纤棉有限公司每天“生产”一个“万元户”!听到蓟运河畔农民这样夸它,我们特地登门采访这家乡镇企业。
一色平房组成的日字形厂房,静悄悄的。厂部办公室里,只有经理助理张潭领着会计、出纳等4个人值班。车间里只有6个人在干活。一端白花花的化纤棉徐徐进入料口,另一端一条洁白的喷胶棉带就像一道飞泻的瀑布飘流而下。保全工既负责维护机器,又是包装工的好帮手;配胶工配完胶后协助进料工拉料,组长则前后上下地绕着生产线来回走动,协调各方关系,检查产品质量。工人们说:“我们是一个萝卜两三个坑。”
精兵善战。这家公司总共只43人,投产3年多来,除春节休假外,他们天天三班倒,每个班次都超额完成定额,质量合格率均达到100%。
同样是生产化纤棉,设备也差不多的厂子,京津两地有好几家,且多是国营企业。人员都差不多比“宝袁”多一倍,创利税却不及“宝袁”的一半。
兵确实贵在于精。当初提出这项改革措施的公司经理张永柱,首先把老婆、孩子带到工厂住,下定了“豁出去”的决心。他像当年种地一样,“两眼一睁,忙到天黑”。其实,天黑了也收不了摊,每天不过半夜,他上不了床。工人称张潭是“总管”,锅炉工病了,他去司炉;厨师忙不过来,他又去帮厨……“那么忙,谁还觉得累?”打包女工周春杏说到了点子上。凌晨一点,中班的工人离岗,女工在厂里留宿,一些男工也不回家。早起遛弯儿,让我们碰到了,一打听才知道大家都惦记着厂子。化纤棉堆积如山,万一着火怎么办?夜里可只有两个人值班负责保卫。在厂里住了3夜,我们发现这家乡镇企业,不仅员工人数,而且员工情感都有点像家庭作坊。他们确实是以厂为家。工人有了这样的敬业精神,何愁企业不兴旺发达?
据说,企业刚起步时,也搞过“八部一室”,全厂定员100人。人多无事,常要生事。
现实逼着张永柱下决心,砍掉科室,精简人员。县、乡两级领导积极支持张永柱搞公开考核招聘,严格内部管理,前后辞退20多人,上级从未干涉过。人少并没少出活。将近4年时间,除了上缴税利、创汇外,企业平均每天纯利润超过一万元。他们把全乡的小学危房改造、修筑乡间公路、农田水利建设等等全包下来,总计已投资120多万元。如今,谁还对“宝袁”有什么意见呢?村村都想办企业,大家都认为要学“宝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随便往乡镇企业“塞”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