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云南发现他鲁人城堡与坟山 墓碑碑文留有明显汉文化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文物考古

  云南发现他鲁人城堡与坟山
墓碑碑文留有明显汉文化影响
本报讯 今年春,北京大学考古系博士研究生宋豫秦在云南省永胜县调查时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彝族支系他鲁人明清之际修筑的城堡及族葬墓地,从中获得许多他鲁人受汉文化影响的信息。
他鲁人聚居在滇北永胜县城东南的他鲁河沿岸,目前人口约有5000多。他们没有文字,语言也与周围汉族和凉山彝族有异,直到解放后,其婚姻家庭仍处在极不稳定的双系制对偶婚阶段,在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也存在较原始的特点。  
发现的城堡东西和南北各长约500米,北部尚存3处保存较好的建筑台基。在台基周围和城内多处地表散见大量的瓦片。在城堡中偏东处有一佛寺,现存两座面阔三间建筑,坐北朝南。该寺即曾长期盘踞于此的大理国高泰祥后裔高土司于16世纪末所建的大德寺。城内还保留多处圆形和椭圆形水井。
城堡西面山坡即他鲁坟山所在,占地面积至少百亩以上。茔区内,翠柏苍松葱郁,华表碑石林立,数以千计的包石冢丘鳞次栉比。坟山的南部是成、蓝、海三姓的族葬区,中部乃王氏家族聚葬区,无一外族他姓。据碑文可知,除个别三碑并立者为一夫二妻合葬墓外,其余绝大多数乃双碑并立的一夫一妻合葬墓。碑文多楷书汉字,镌刻清秀,碑额及边框的内容多为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吉祥辞令,如“佳域”、“英气留片石、仁风著千秋”等等。坟山墓群时代为明末至民国初年,而以清代墓葬最多。据考,清末他鲁人曾参与清军抵御农民军的战事,其城堡被杜文秀起义军摧毁。自此,他鲁人散居他鲁河沿岸等处,他鲁坟山也随之逐渐荒弃。
他鲁城堡与坟山有不凡的气势和精湛的艺术,同时也包含着历史之谜。如曾吸收和创造过上述灿烂文化的他鲁人,又何以在其他方面长期滞留在原始落后状态之中?坟山所展示的他鲁人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形态,又为何被贞操观念甚淡、男女结合极不稳固的双系制对偶家庭几尽取代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讨的课题。
                  (据《中国文物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