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苏联治沙:经验和教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29
第7版(国际)
专栏:

  苏联治沙:经验和教训
本报记者 周象光
在苏联,沙漠和半沙漠占国土的15%,其中94%集中在中亚的哈萨克、乌兹别克和土库曼3个加盟共和国境内,其余6%分布在阿塞拜疆和俄罗斯联邦。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就开始了治理沙漠,7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兴修大规模引水工程发展农牧业的成就举世瞩目。
翻开苏联地图可以看到,中亚南部有两条大河流入咸海:发源于帕米尔的锡尔河穿过克齐尔库姆沙漠,从东面注入咸海;发源于阿富汗兴都库什的阿姆河从克齐尔库姆沙漠和卡拉库姆沙漠之间北上,由南面注入咸海。两河之间的不毛之地被称为“饥饿荒原”。几十年来,苏联在两条大河的各个地段陆续修建了许多截水、引水工程,用河水灌溉两河流域的土地,其中的卡拉库姆大运河全长为1150公里。到目前为止,两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已达800万公顷,占全苏灌溉面积的40%。在这个炎热干旱的地区,引水工程给当地3000万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今这里已成为苏联的棉花生产基地,它不仅改变了苏联棉花依靠进口的局面,而且部分棉花可以出口。此外,这个地区还向苏联市场提供大量蔬菜、水果、植物油和肉类。
苏联的这一成就是巨大的,但为此也付出了代价。苏联土库曼科学院院长兼沙漠研究所所长巴巴耶夫对记者说:“当年我们急于征服沙漠,却忽视了生态保护。引水灌溉,造成土地盐渍化;发展农业,却失去了咸海的丰富资源。”土地盐渍化主要是运河渗水和畜牧业的发展超过了牧场的负荷造成的。目前,在800万公顷灌溉面积中程度不同遭受盐渍的土地已近300万公顷。此外,锡尔河和阿姆河水流量的90%已被人为地引向灌溉区,使咸海失去水源而逐渐干涸。如今咸海水位已下降14米,地势较高的湖底露出水面。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现在已退居第7位,到2020年,咸海可能从地图上消失。为了抢救咸海,苏联政府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联合各有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力量,共同研究解决这一重大课题。            
     (本报莫斯科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