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大洋深处的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29
第8版(副刊)
专栏:当代共产党员江铜杯文艺特写征文

  大洋深处的碑
刘业勇
这是一种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奉献,这是一种难以惊心动魄的牺牲。在平静的大海下面,在遥远的大洋深处,在人们的视线无法触及、想象也难以容纳的地方,他正用自己的忠诚和勇敢,用自己的刚强和无畏,实践着自己的誓言,使自己那瘦小的身躯,成为共和国蓝色长城中最重要也最坚固的一部分。他就是某核潜艇机电长李洪海。
从小生长在胶东半岛崑嵛山脚下的李洪海,对于当兵的愿望似乎要比别人迫切得多。他的家乡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离他的家乡仅50公里路的刘公岛是当年北洋水师提督署。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虽然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但在李洪海的脑海里却依然清晰,尽管他没有能亲身经历过,但火光和硝烟、厮杀和鲜血,却永远无法从他的内心深处消失。
18年前的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他终于换上一身崭新的灰军装,沿着父母亲那满含希望和慈爱的目光,走进海军的行列,成为核潜艇上的一名机电兵。在连队,他首先明白了核潜艇较之于常规潜艇的最大优点,是续航能力强、航行速度高、潜航时间长、隐蔽性能好等,是现代海战中的决定因素之一。后来,他又看到了50年代末,毛主席在一份报告上,慷慨激昂地写下的那几个遒劲的大字:“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那一瞬间,他毫不犹豫地觉得老人家那大字就是写给自己的。
核潜艇的舱内如同一个现代化工厂的车间,布满了各种管道、阀门、仪表等,错综复杂又错落有致,而空间却小得可怜,空气不流通,油污遍地是,还有令人恐怖的反应堆的核辐射,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魔鬼。李洪海一上艇就和这些没有感情的金属建立了感情,为了摸清每一个零部件的性能、特征,他有时在舱内一呆就是一天,对着书本反复揣摩,弄得满脸满身都是油,有一次,竟被大家当成了一个零部件。
1977年,李洪海考上某军事学院,所学的专业自然是老本行。1981年,他婉言谢绝了要劝留他当教员的老师和领导,又回到他的核潜艇上,成为某系统的副机电长。他可以从容不迫地在他所挚爱的天地里施展他的才能了。
这是我国某型号核潜艇的又一次执行水下重要任务,如果成功,它将标志着我国核潜艇的性能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但却充满危险,美国海军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执行类似的任务中沉没的。任务下达之后,部队首长对李洪海说:“你刚刚出海回来,这次水深航程远,就不用去了。”
“可是你心里却在对我说:李洪海啊,这一次,你无论如何得去!”李洪海笑着对首长说。
首长在李洪海的肩膀上打了两拳,亲昵地一笑,故作轻松地说:“我是‘铁扇公主’,你是孙悟空。”
出海前三天,按例行规定,部队首长来李洪海家中走访,他们笑着下了车,却没有走进李洪海家:面对9口人32平方米的窘迫,没有一个人再吭声。李洪海和妻子带一个孩子挤在一间刚刚放下一张双人床的斗室里,每天睡觉是从门口直接上床。一位首长当场拍板,即使腾办公室也要分给李洪海两间房子。下午,李洪海就拿到了钥匙。妻子说等出海回来再搬家,李洪海却坚持出海前就搬,并已找人刷了房子,安排搬家的车辆,妻子从李洪海突然顾家的举动悟出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出海,但她没有流露出来,也表现出平时少有的依顺。
出海的前一天,两口子一夜没睡着。
长期在条件艰苦的舱内“摸爬滚打”,使李洪海的身体十分虚弱,潜艇行至某港停泊时,他突然晕倒了,但被送到医院两小时后,又硬撑着回岗位,他一见到那些管道、阀门、仪表就来了精神。这是我国潜艇历史上最庄严的时刻,下潜、加速——突然,一个异样的声音在噪杂的机器声中被李洪海辨别出来,他立即下达指令,并及时找出原因,原来是机件失灵,这机器如同人体的肝脏,是为反应堆输血的——必须马上抢修。李洪海首当其冲,带领抢修组冲进舱内,10个小时后,机器重新运转,潜艇恢复正常,但李洪海却是被抬出舱的。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某型号核潜艇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入海军装备序列,成为我国一支崭新而强大的国防力量。而李洪海依然默默无闻地战斗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里。他的事业在大海深处,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但李洪海的妻子和儿子却能透过深邃的海水看到他的身影。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李洪海获得了许多高规格的荣誉,半年之内,就受到了军委江泽民主席的三次接见。用餐时,他紧挨着魁梧的江主席就坐,不时地回答着江主席的问题,那情景就像一条核潜艇碇泊在温馨的港湾里……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