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小关乡的两个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2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小关乡的两个村
本报记者 李德民
河南省巩义市小关乡有一富一贫两个村,富的叫竹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一千五百元,贫的叫杨树洼村,才三百六十元,两村相距七点五公里。
去年,竹林和杨树洼建立了先富带未富的村帮村关系,这是由竹林村党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赵明恩主动提出的。起因是这样:在一次会议上,老赵听说杨树洼有位青年应征入伍,村里想给他送点纪念品,可是没有钱,村财政是个“空架子”,村支书每月的三十五元、村委主任的三十元补贴,还是靠群众的“提留”。没办法,几位村干部上山拾橡壳,卖钱给他买了个日记本。老赵有点坐不住了,他想:竹林村工厂办了十几家,汽车有几十辆,楼房盖了一大片,村干部一月拿两百多元,可是人家还在为一个日记本发愁。这样下去不行,说啥也得拉一把!于是,村帮村的关系建立起来。
村帮村,首先要帮村干部。两个村自然条件差不多,论水利条件,杨树洼还好些,为什么贫富有那么大差别呢?说到底,干部有责任。不敢富,也不会富,“当天和尚撞天钟”。竹林村党委、村民委员会作出决定:在杨树洼村暂时困难的情况下,由竹林村给杨树洼村干部发补贴,村支书每月七十元,村委主任每月六十元,免掉群众的“提留”。条件是干部必须尽心尽力,努力为群众办事,尽快致富。
除了帮干部,还要帮群众。竹林优先安排七八十名杨树洼的青年,到自己的建材厂、化工厂工作。每人每月可以领到一百多元的工资,解决了生活困难。竹林人还教他们学技术、学管理,领他们出去开眼界,见世面,为的是将来他们回村后,能够自己办工厂。这些青年戏称自己是派到竹林的“留学生”。
两个村的干部常来常往,有事随时商量。竹林的女村委主任一年内跑到杨树洼好几趟,大事小事都给想办法。杨树洼的支书张轻,往竹林跑得更勤。
记者向竹林村的赵明恩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交这样的穷朋友,经济上只吃亏,群众有没有意见?”他说:“竹林人可不是嫌贫爱富的人。谁都知道,十年前竹林比现在的杨树洼还穷,是靠党的好政策,也靠兄弟单位的帮助才富起来,咱不能‘人一阔,各顾各’。再说,竹林村有九十八名共产党员,当党员总得讲点风格吧!”他还告诉记者,逢年过节时,分鱼分肉分大米,群众还提醒干部:“别忘了给杨树洼多少也分点!”
有了竹林村真心实意的帮助,杨树洼干部群众有了志气,有了干劲,也有了办法。他们提出:学竹林,赶竹林,三年五年也要过上好日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