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我国地质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12-19
第1版()
专栏:社论

我国地质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最近召开的全国地质工作计划会议,对于我国今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基本建设工作的进展,是有重大意义的。在这个会议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陈云的讲话,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的报告,都指示我国地质工作者,要把现有的地质工作的技术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并使这种技术力量迅速增长,以便贡献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事业。这是我国的地质工作者的一个光荣的任务。
在过去,我国的地质工作者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地质学在中国,虽然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也有不少的成就,但是这一门科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长期局限在狭小的领域中,得不到发展。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级,把我国地下资源的勘察和开发的权利,都交给帝国主义者去垄断。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经济事业,极尽其摧残破坏之能事,使许多地质工作者根本没有参加实际建设工作的机会,只能做一些纯学术研究的工作。因此,中国地质工作基础的贫弱,是毫不奇怪的。
我们伟大祖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基本建设,向我国地质工作者提出了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有人认为地质工作不能急于完成任务,而要慢慢来。换句话说,这就是认为地质工作不应该去适应国家建设的任务,而要求国家建设的任务来适应地质工作的现状。这是一种保守的思想,它对于我国的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是不符合的。
在解放了的中国,国家工业化是人民的最高最大的利益,要巩固与发展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成果,就必须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状态,使我们的国家加速工业化。我们国家工业化的速度越快,就越有利于人民。许多科学工作者在解放以来,都一再表示要加强群众观点,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当然不是一句无关实际的空话。我们应该了解:在今天,加速国家工业化的观点乃是最高的群众观点;为国家工业化而服务,乃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实际的表现。“慢慢来”的保守思想是阻滞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最大障碍。这是必须克服的。
任务大而力量小的困难并不是地质工作方面所独有的。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大小不等的程度上,都遇到同样的困难。我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决不向困难低头。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增强力量和努力学习。
为了增强力量,我们就必须大量培养和合理使用新老技术人员和干部。共产党员和专门技术人员必须紧密团结,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批评。在工作中应坚决采取“带徒弟”的办法,定期训练各种程度的大批地质工作人材,并发动群众协助工作。力量的配置要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力戒分散使用。这些都是必须切实做到的。但是除了这些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学习,提高本领。陈云副总理指出学习的三个方法,这就是:第一,从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学习,经常总结经验教训,不掩盖错误;第二,向上下左右学习,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批评建议;第三,向苏联的经验学习,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如果所有地质工作者以及其他科学技术工作者,都能够按照陈云副总理所说的做去,那末,不但对于国家的建设事业将会有莫大的贡献,而且科学技术工作者自己的水平也将会迅速地提高起来。
增强力量和依靠群众是不可分的。因为群众是我们一切力量的无尽的源泉。资源勘察工作,一定要普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够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东北等地发动群众积极报矿,使勘察工作迅速开展,就是很好的榜样。吉林省磐石县五个放羊的儿童和一个老农民就发现了一个新矿。他们向人民政府报矿后,经过地质人员的勘察,现在已经开采了。大兴安岭的一个老工人,闭着眼睛都能够把附近十几里的地形山势、石头的颜色形状,说得清清楚楚,给了地质勘察人员极大的帮助。
当然,仅仅依靠群众的力量而没有正确的技术理论的指导,是不能完成地质勘察的任务的。因此,地质工作者的学习,特别是向苏联的先进科学技术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所以要学习苏联的科学技术,因为它吸收了全世界科学技术的经验,加以改造和发展,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新的经验,因而掌握了全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各国所不及。我国人民在最近三年间才开始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就已经解决了历史上长期依赖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所不能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因此,一切真正的科学工作者,都必须以客观的科学态度,来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服务于我国大规模的建设事业。
我国三年来无数的经验证明: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只要科学技术服从人民和国家的需要,并使技术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我们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创造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奇迹”。三年来我国地质工作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不少地质学家走进了广阔的实际工作领域;许多新的地质工作者正在迅速成长着;今年已有了相当多的地质勘察队进行了野外工作,得到了许多成功。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增强地质工作的力量,就一定能在伟大祖国的工业化事业中作光荣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