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大难见真情——记上海人民的抗洪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01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难见真情
  ——记上海人民的抗洪斗争
本报记者 萧关根 章世鸿
1991年6、7月份,在上海,记者的心情始终没有平静过,人们的话题离不开水。有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感觉在我们心头浮起:水情在不断恶化,人们的思想境界却在不断升华。水,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凝聚力。
地区的界限被打破了。上海人注视着太湖流域,这并非因为上海地处下游,泄向大海的太湖水80%要经过黄浦江;而是因为上海人关心江、浙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6月中旬,老天爷发疯了,把平时半年的雨量在几天之内倾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太湖四周一片告急声,太湖水位超过警戒线,苏、锡、常岌岌可危!
江苏省政府向上海发来急电,请求立即开启青浦县境内的淀浦河西闸。黄菊市长回答得极其干脆:同意!江苏有难,上海义不容辞。6月18日,淀浦河西闸打开了,太湖水急涌而入。客水过境,青浦县多淹了一万多亩田。但这一举使膨胀的太湖泄掉了6700万立方米的水。
6月25日,太湖管理局又要求上海同意打开苏州市境内的太浦河闸,以经上海泄洪,上海也立即照办。洪水以每秒100立方米的流量直压青浦县,刚刚排涝脱险的大片农田又遭水淹。
然而,这仅仅是一场大的战斗的序幕,更严峻的考验接踵而至。
7月3日深夜,水利部长杨振怀急电黄菊市长:要炸开青浦县与浙江省嘉善县交界处的红旗塘坝。4日清晨,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等来到红旗塘,实地指挥做组织动员工作。7月5日上午9时,几声巨响,红旗塘坝开了个大口子。为清除剩下的木桩,又调来了两艘挖泥船。7月5日下午,田纪云副总理来上海视察灾情。他提出:为加快太湖泄洪,必须炸开钱盛荡坝!上海的领导人深知此举需要上海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大难当头,小局必须服从大局。他们果断地表示:坚决服从上级决定,不打折扣!
炸坝,这是非同寻常之举。水利学上,只有建坝之说,没有炸坝这个概念。然而,现实是无情的,到了非炸坝不可的时候,谁又能手软?当太湖流域几百万亩良田受淹,几千万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即使青浦县50多万亩土地全部受淹,也是个小局。
7月8日,钱盛荡炸坝那天,记者也在现场。暮色中,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副市长倪天增等都赶到现场。7时15分,黄菊亲自下令炸掉了连接太湖和太浦河西端的钱盛荡主坝,太湖水又有了一条通道,以每秒200立方米的流量进入钱盛荡,奔向黄浦江。
在荡边的一些老年农民情绪激动。几十年前,是他们亲手筑起了这些堤坝,拦住了洪水。而现在,自己炸坝泄洪淹自己的地。他们说,只有共产党领导才有这样大的魄力和风格。
水道畅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的感情也畅通了。一些堵水的堤坝被炸断了,在二省一市人民的心坎上筑起了新的团结大坝。
关于水的问题,曾经有过种种议论和争论,如今已形不成话题。江、浙、沪人民比过去任何时候更需要相互依存、相互支持。我们常说,上海与江苏、浙江唇齿相依。没有江、浙两省的支持,就没有上海的繁荣;同样,没有上海这个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江、浙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会遇到困难。这个道理,在洪水的威胁面前又一次得到证明。
6月18日,当淀浦河西闸打开后,江苏省的领导给上海发来感谢电,其中最感人的一句话是:“患难见真情”。
7月5日上午,红旗塘坝开炸前一刻钟,浙江省嘉兴市市长杜云昌、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汪楞赶到现场,紧紧握住上海同志们的手。大家都有许多话要说,但谁也不知说什么话好。最后,嘉兴市市长从内心深处迸出一句话:“感谢,感谢上海的支持!”
7月22日,记者从青浦县驱车来到浙江省嘉善县。嘉善和上海难分难割。嘉善有户农民家的床,一头在本县,另一头却在青浦境内。县委书记沈子松是位优秀党务工作者。他对记者说:“打开红旗塘坝对我们有好处。感谢上海的支持。我们访问过青浦县,他们的水利比我们搞得好,我们要赶上去!”
7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嘉善视察,对嘉善人民是一个巨大鼓舞。江泽民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灾害事先不考虑,不防着点是不行的。因此,今年冬天要大搞水利。”7月17日,嘉善县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奋战三年搞好圩堤建设的决议》,决心在3年内做到乡乡有骨干工程,村村有重点工程。红旗塘坝的打开,上海郊县人民的奋斗精神,给了嘉善人民以新的启示和勇气。
6月中旬以来,上海市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县、乡、村的干部都一心扑在抗洪救灾上,有多少个不眠之夜。
市委书记吴邦国六下青浦,亲自部署抗灾斗争;市长黄菊时常出现在斗争第一线现场指挥。7月5日红旗塘坝炸开后,他在现场对青浦、松江、金山三县的负责人说,现在正是发扬社会主义风格的关键时刻,我们要与兄弟省一起谱写一曲90年代的新《龙江颂》,这几句铮铮誓言,吹响了与洪水搏斗的号角。
上海的几位副市长各司其职,抓抗灾斗争。哪里灾情大,他们就出现在哪里,指挥战斗,慰问军民,调拨物资,检查卫生防疫工作,保证市场供应。
7月22日,炎热难当,记者来到松江,发现这里仍承受着上游洪水的巨大压力。太湖水东泄青浦后,都要经过地势较低的松江县才能进入黄浦江,这里是“洪水走廊”。县委书记徐汉良、县长沈敏良肩负全县51万人的重托,怎能不兢兢业业、如履薄冰。这个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今后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恢复和建设好遭到严重破坏的水利设施。
金山县北有黄浦江,南濒杭州湾。如太湖水、台风、暴雨、海潮一齐来,这里将出现“四面受敌”的局面。在第一阶段的抗洪中,金山县损失达1.3亿元,而全年财政收入不到2亿元,但金山人民乐于牺牲自己保大局。副县长管志余对记者说:“县领导的态度是鲜明的:我们甘心为太湖泄洪作出牺牲!”
在青浦县,记者听到关于县委书记杨汝云的许多生动事迹。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书记,在抗洪抢险的日子里,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脚上穿的那双高统套鞋几乎没有脱下过。但是,他同记者谈话时,仍然精神抖擞。
“炸坝那几天你在想些什么?”我们问。
“我想得很多,心头沉甸甸的。顾全大局,团结治水,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群众损失太大,对上级服从与对下级负责如何统一起来,作为一县之长这是必须考虑的大事。另外,这次连续炸坝,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安排好,这也是想得最多的问题。”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这两个问题靠全县的干部、党员和农民群众的日夜奋战,终于解决了。杨汝云说,没有想到,在灾难面前,大家的思想是那么一致,行动是那么果断。7月5日,决定炸钱盛荡坝。下午3时县委在莲盛乡开常委扩大会议,要求各乡、镇当晚作紧急动员,第二天立即加高加固圩堤。会后,莲盛乡在半小时内即召集51名乡(镇)、村的主要负责人开会。这个乡在最紧张的日子里开过3次党员干部紧急会议,300多名党员干部没有一人缺席和迟到。开完会立即带领民工投入战斗。7月6日原来计划全乡动员700人上工地,结果来了6000多人。6日到8日3天内,全县共出动民工21万人次,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修筑堤坝250公里,完成土方61万立方米,使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江泽民同志在上海视察时赞扬上海做了件大好事。这件好事是由上海50多万军民的汗水交织而成的。
上海目前仍处于外松内紧的状态。8月份,可能出现太湖洪水、台风、暴雨、大潮“四碰头”的局面,对上海来说,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7月23日,李鹏总理在上海主持华东三省一市负责人会议,黄菊市长在这次会上毫不犹豫地说:只要中央下令,只要兄弟省市有难,需要上海做什么,上海将一如既往,坚决服从统一指挥。
这正是1200万上海人民共同的誓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