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黑龙江财政、金融部门积极参与 科技成果转化这台戏唱活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黑龙江财政、金融部门积极参与
科技成果转化这台戏唱活了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张持坚、姬云程报道:黑龙江省新近举办的一次科技成果展览交易会,一改以往由科委一家唱“独脚戏”的局面,变为科委、财政、金融“携手上台大合唱”,吸引了大批科研单位和厂矿企业前来洽谈,短短17天,269项科研成果找到了“婆家”,效果之好,令人瞩目。
黑龙江省的科技力量不弱,“七五”期间创造的科研成果也不算少,平均每年达1700余项,但实际转化成生产力的却远没有那么多。有关部门调查后认为,“转化难”的原因有好几条,其中资金短缺是“掐脖”的一条。
主管资金的省财政厅由此反省自己的工作,发现投向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确实不多,有限的资金都“撒了芝麻盐”。他们向自己发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要兴,谁兴科技?厅长赵吉成说:科研单位资金困难,企业也苦于缺乏转化科研成果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资金要向科技倾斜,科技发展了,生产水平提高了,财政才会兴旺。
认识变、行动变。省财政厅主动串联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分行等6家省、市金融机构,共同筹资3000万元,与省科委一起,“介入”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他们宣布:只要经过专家论证,科研成果好,有市场,买入的企业有“转化”能力,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金融部门即给予70%的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购买科研成果10%的无偿支持。
资金难题一缓解,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一大批新型的、有生命力的科研成果很快被“抢购”一空。它产生了一连串的效应:科研单位“活”起来了;有了资金,科研人员立志搞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来;企业的责任重了——不能辜负各方的支持,要尽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省科委的领导也坐不住了——设专人、定制度,“跟踪问效果”,立项的成果不投放市场不撤兵。
省科委主任朱典明对记者说:“科委、财政、金融3家已经商定,从今以后不再松手,就照这个路子干下去。”他还说,财政厅已作出决定,拨专款设立科技成果库,每年还拿出2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的科研单位和转化成果好的厂矿企业。他预计,这一“合唱”机制的出现,肯定会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增添活力。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编后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科技部门单枪匹马,难免力不从心。黑龙江省财政、金融部门的积极参与,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增添了活力。如果各部门都来同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台大戏,那么,科技成果的转化定会迅速加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