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抓好水利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04
第5版(理论)
专栏:

  抓好水利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中共广东化州县委书记 陈杰文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抓好水利建设,历来是农村工作一个重要课题。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把水利建设搞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化州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作出了“抓好‘命脉’,增强后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几年来实践的结果,不但使水利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使我县整个农村经济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重新确立水利在大农业中的基础地位
  我县地处粤西中部,鉴、罗、陵三江自北至南纵贯全境,地形狭长,气候多变,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冬春雨量较少,常常出现严重干旱;而夏秋两季,又往往因台风暴雨的影响,导致三江两岸洪涝频繁。1961年至1980年,每年受旱面积均达20万亩以上。1971年至1985年,共发生洪涝灾害31次,造成损失约3亿元。50年代至60年代,我们曾兴建了一大批水利水电设施,对于防治旱、涝灾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治理旱、涝灾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少工程因长期运行而老化失修,人为破坏现象较为严重。加上管理不善,灌溉效益日趋下降。例如,较大的引鉴灌区,60年代可灌溉农田12万亩,到1981年却减少到8.3万亩。同时,全县150公里江堤大多低矮单薄,随着河床的日益升高,抗洪能力脆弱,一遇洪水便险象环生。
   现实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重新确立水利在大农业中的基础地位。水利搞好了,农业才有后劲,国民经济才能顺利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才有保障。基于这样的认识,198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切实把水利建设作为增强农业后劲,夺取农业丰收,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全县范围内重新掀起了大搞水利建设的热潮。
   二、全面规划,变“游击战”为“阵地战”
   搞水利建设必须从全局出发,全面规划,制定长远目标。过去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投入少,规格低,大多数都是小打小闹,东漏东补,西漏西补的“游击战”。年年有旱涝,年年搞水利,但还是年年受旱涝,效益非常低,群众意见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初见成效后,经济基础较过去雄厚,大规模搞水利建设事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我们决定由过去的“游击战”变为“阵地战”,把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工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更新改造,清淤疏理,加固堤防,维修渠道”;第二个阶段为“依法治水,加强管理,综合经营,提高效益”。
   首先从治理鉴江洪涝入手。我们从1986年秋开始,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战,高速度、高质量完成土方314万立方米,全面加固江堤100公里,新建改建及维修加固涵闸107座。这样,不但大大地减轻了上游防洪压力,改善了涝区排水条件,而且提高了灌溉效益。在第二个阶段,一是增加蓄、引水量;二是对大小渠道全面进行清淤维修,予以改造,达到平、直、顺;三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混凝土防渗渠道,争取到1994年逐步形成点点成线、片片成面、村镇相连的高标准排灌渠系的新格局。
   三、树立群众观念,走群众路线
   搞好水利建设,必须充分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群策群力。我们的主要办法有:
   一是坚持劳动积累制度。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把兴修水利的土方和集资任务分配到村、户。任务到户后,可以自己投工,也可以以款抵工。各镇都成立了专业机构,各村有专人负责,对劳动积累工日造册登记,每年结算公布,多者留作下一年度,不足者则补。全县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投入水利建设的工日不少于15个。二是增加投入。5年来,全县完成水利工程的总造价达6389万元,其中省市投资占23.6%,县地方财政拨款占4%,村镇和群众自筹占72.4%。群众成了水利建设投入的主体。这样既能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又能解决那些收入低的村镇和任务艰巨的工程的资金短缺问题。三是依法治水,强化工程管理。全县20个村镇都建立了水管会,并结合贯彻水法,制订乡规民约。所有小型山塘、干支渠道都落实了专人承包管理。
   5年来,全县水利建设投劳2694.87万个工作日,完成土方1040.6万立方米、石方15.35万立方米、混凝土5.4万立方米,修筑堤防90条,总长150公里,完成三面光防渗渠道563公里,累计清淤维修渠道10039公里。建成塘库蓄水工程1452宗,总蓄水量1.5亿立方米;建成引水工程291宗,以及一批机电排灌工程。现有水利设施的灌溉面积56.28万亩,占全县总耕地的85%。
   四、水利建设促进整个农村工作跃上新台阶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提高群众办水利的积极性,必须提高水利的效益,搞综合开发。为此,我们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与提高粮食的产量紧密结合。由于修治了防洪灌溉工程,旱涝保收的面积大大增加。另外,我们又把水利工程建设与改造低产田结合起来,把清河沟、水渠的淤泥作为提高田地土壤肥力的措施。这样促进了农业高产稳产。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2亿元,比1985年增长90.2%。
   2、把消灭荒山秃岭、保土蓄水与绿化造林结合起来。在制订总体规划过程中,我们提出了“3年消灭荒山秃岭,5年绿化化州”的规划,到1988年5月底,全县183.5万亩宜林山地全部种上了用材林或经济林,比原计划提前一年消灭了荒山秃岭。
   3、把水利工程建设与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结合起来。我们在造林的过程中,注意发动群众种植果树,营造果林,把一些低洼地改为甘蔗田。另外,利用大修水利后冬季灌溉便利的条件,扩大了冬种生产,1990年春收作物比1985年增加了近13万亩。特别是近年来,北运菜生产获得较快发展,1990年收入超过了1.5亿元。
   4、把水利建设与发展水产和养殖业结合起来。近几年来,我们有计划地将1.5万亩低洼易涝农田改造为鱼塘,塘中养鱼养鸭,塘边养猪养鸡,实行立体经营,1990年全县水产品比1985年增长两倍多。
   5、把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乡村道路结合起来。我们在修堤坝、水渠的过程中,把堤面修成道路,既方便江堤、渠道的管理维护,又便利了交通,有利于经济发展。
   6、把水利建设与解决农村能源,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在水利建设中,我们先后修建扩大了一批小水电站,既解决了边远山区的照明用电,又缓和了工矿企业用电,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水害真正变成了水利。1989年化州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