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厂长们的战略──“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05
第1版(要闻)
专栏:

  厂长们的战略──
  “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编者按 本报开辟《奋进中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专栏以来,已刊登了7个企业的经验。今天这一篇,是以“厂长们的战略”为题,把几位厂长的“锦囊妙计”公诸报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的经验给人以启示,使在企业里工作的同志长志气。这些厂长虽各有绝招,但有一个相通的思路,这就是眼睛向内。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需要尽大力改善外部环境。比如,当前狠抓解开“三角债”链,就是一件事关企业群体生存的大事,不抓是不行的。但是,就企业来说,“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位厂长的话),就可以走遍天下。
立足优化自身小气候
江西化纤厂厂长兼党委书记 叶金生 
我们立足于优化自身小气候,重点实行三方面的管理倾斜,增进企业活力。
第一,政策向一线职工倾斜,激励做“大蛋糕”的动力。从政治上宣传和突出一线职工主人翁地位,生活上关心照顾一线职工,方方面面想着群众,时时处处装着一线。影响一线职工情绪的事不做,伤害一线职工感情的事不做,损害一线职工利益的事不做。
第二,技改向自我优化倾斜,储备做“大蛋糕”的实力。效益要腾飞,技改是翅膀。我们立足自身,自筹资金,自己动手,搞好主体优化,通过有限的投入,实现了效益的跨越。
第三,产品向引导市场倾斜,增添做“大蛋糕”的潜力。拳头产品要争创最佳效益,同时要居安思危,不断开发新产品,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开拓市场,引导市场,抓住机遇,掌握主动。一步主动,步步主动。
练好内功才能乘势而上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经理 邢明军
国家经济还有一定困难,大中型企业首先得眼睛向内,深挖潜力。如果现在只知唉声叹气,不抓队伍,一旦外部条件好转,怕也无能为力,落后于人。内部工作做好,才能乘势而上。我们公司今年一至四月利税达二点三二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五点六,就是苦练内功抓出来的。
精神不疲软 困难变机遇
天津华联商厦中原公司经理 刘建章 
市场疲软,买卖难做。但,我们不等、不靠、不要,瞄准市场积极开拓,把广大职工的劲头调动起来,提高整体素质,今年一至四月创出良好效益,实现利税达一千六百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五点六倍。精神不疲软,困难变机遇。
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
新疆天山毛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滕志荣
企业生命力的强弱,是通过产品在市场上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表现出来的。所谓市场疲软,其实质是产品疲软,而产品疲软却正是企业应变力、竞争力脆弱的具体反映。
把市场疲软,作为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机遇。在外拓功能上,我们确立了相应配套的“两头开发、全方位拓展”的产销策略。高档产品,销往大中城市,中低档产品可以开发广大农村市场。要把国内外各个地区、各个社会领域、各个消费层次都作为我们拓展销路的对象,再辅之以技术领先战略,加快各厂的设备技术更新。事实证明,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
企业要提高自身素质
成都无缝钢管厂副厂长 羌竺
企业要活,改善外部环境和提高自身素质都是必要的。但作为企业自身,宁可更强调提高素质和应变能力,在练内功上多下力气。
对于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工作,企业有主动权。不管外部环境好坏,或企业处于顺境和逆境,都可抓、都该抓,只是不同时间抓不同的内容以及有不同的抓法。“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企业的盈亏、顺逆都是可以转化的。企业随时都要带着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素质。
提高企业素质和应变能力最有效最科学的途径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为此,作为企业高层领导应亲自参加和推进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以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一套科学工作程序和基本方法,坚持不懈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参与质量管理。 
依靠科技进步增效益
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厂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郭书道
一个企业要兴旺发达,企业的领导者必须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强烈的进取创新意识,把新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唯有如此,企业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生产档次高、质量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的适销对路产品。这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对于引进技术建成的企业来说,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关键。因为,今天的先进并不等于明天的先进,要保持引进技术的先进性,贵在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活力。没有创新就永远不会成功。我厂作为国内最大一家生产轮胎骨架材料的现代化企业,之所以能保持生产经营的旺盛势头,产量、产值、利税年年跨上一个新台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入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大力创新求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增效益。
关键是要找准最佳位置
河南省周口地区味精厂厂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 李怀清
每个企业的条件不同,因此,要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最佳效益的途径也会有多种。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们厂属于地方国营企业,地方是拿不出钱让我们发展的,让国家投大批的钱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分批投入,逐年改造扩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起码要出几身汗,掉几斤肉。艰苦奋斗就是要少花钱,多办事;少投入,多产出。我们厂从1983年建厂到今天,年年自筹一点,再向国家借贷一点,7年进行6次技改扩建,生产规模由400吨扩大到3万吨,形成了投一产三利一的良性循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