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抗洪英雄周丽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06
第1版(要闻)
专栏:

  抗洪英雄周丽平
新华社记者 徐殿龙
连日来,一个响亮的名字从淮河岸边传向大江南北,从抗洪第一线传向军营内外。
周丽平,这位年仅23岁的军校毕业生,来到部队只9天,就以自己的英雄壮举在洪水滔滔的淮河上竖起了一座“人民军队爱人民”的高大丰碑。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解放军。周丽平生前所在部队奉命固守最危险的颍上县淮河大堤。7月19日,凤台县航运公司运送抗洪物资的百吨水泥船在沙家洼内河滩搁浅已经两天,船主张玉生去凤台求援未归,他的妻子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哭得死去活来。人们异口同声:“向堤上的解放军求援。”一小时后,某部一连、三连接受了上级赋予的救船任务。
沙家洼是颍河入淮河的交汇处,地形复杂,水流湍急,漩涡较多。已经在灾区奋战8天8夜的周丽平得知消息后,立即找连长请战。一支由82人组成的抢险突击队,冒着39摄氏度的高温,迅速赶到船只搁浅的淮河边。周丽平一边清点本排人数,一边叮嘱大家:“前后照应,保持距离”。在全排人员安全渡过之后,他纵身跳入水中,奋力向搁浅船只游去。突然,一个浪头把他打向下游。副连长和几名战士见情况不好,一齐扑过去接应,可是没有抓住。周丽平由于连日劳累,体力不支,加上水流太急,被急流吞没,卷入漩涡之中,再也没有上来。
周丽平是浙江省丽水市人,1986年入伍。7月11日,他从装甲兵指挥学院来南京军区某部三连报到的当天,连队即接到赴安徽省颍上县参加抗洪抢险的命令。连队干部考虑他刚到,行李还在托运途中,决定让他留守。周丽平听说后,急忙找连长请求说:“我在学校就知道安徽灾情严重,是特意提前赶来报到的。我是见习排长,到抗洪第一线是最好的见习机会。我一定要去。”
一次又一次的请求,在场的干部看他态度非常坚决,经请示上级,终于批准了周丽平的请求。
请求批准后,周丽平忘记了几天旅途的疲劳,顾不上吃饭,立即回到排里,临时借了一个探家战士的背包,仅用10分钟,就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当晚9点40分,周丽平与全连战士一起登上汽车,星夜兼程,奔赴灾区。
周丽平任职8天,抗洪抢险冲在前,还利用休息时间,同全排19名战士逐个谈心,勉励大家不怕艰难困苦,英勇奋战。7月19日上午,他把全排集合在一起,再次进行简短动员:“这次抗洪抢险一定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坚决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万一遇到危险,我们应该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19名战士的笔记本上都记着排长的这段话,谁也想不到两个小时后,排长就为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中共颍上县委和县政府作出决定,要求全县人民向周丽平学习,以他为榜样,夺取抗洪救灾工作的胜利。周丽平生前所在部队作出决定,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革命烈士,号召广大干部战士掀起学习周丽平、为人民多作贡献的热潮。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