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地震和石油部门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全国80%以上油田摆脱被动防灾历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2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地震和石油部门合作解决技术难题
全国80%以上油田摆脱被动防灾历史
编者按:我国地震和石油部门的科技合作,是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科技部门之间相互开放,加强合作,联合攻关,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挖掘内部潜力,扩大科技应用领域,而且能够打破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这样做,有利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科技工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陈金武报道:国家地震局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加强科技合作,不仅推动了地震科技工作的发展,还解决了石油行业的许多重大技术难题,走出一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
我国地震、石油部门的科技合作,始于80年代初。1987年,地震、石油部门签订了关于加强科技合作的协议。
按照这一协议,地震、石油两大系统在以抗震防灾基础工作为主的领域中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约在14个石油企业的20多个项目中取得成果,其中16个已通过国家地震局地震基本烈度评定委员会鉴定,从而使占我国年产原油量80%以上的油田摆脱了被动防灾的历史。双方还在一些油田开展了水压致裂、注水诱发地震的研究,为地震监测预报、探索油井动态与地震的关系提供了有实用意义的成果;双方在油田的一些高难度技术课题上也进行了合作攻关。
这种合作不仅在石油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我国地震科研工作的发展。石油系统对建设全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提供了有力支援,将几十口深水井交地震系统作观测地震用。石油系统的地震台还向地震部门提供了有效的观测资料,为地震部门深化对我国中长期地震预报的研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科研资料和数据。在有关工程地震的科技合作中,石油系统为地震系统提供了工程地震研究和应用的基地,各大油田成为地震科技人员发挥专长的舞台。
地震、石油系统这种跨行业高层次的科技合作,为探索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之路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一、抓住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在过去已有接触和合作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大系统科技合作的协议,并及时成立了科技合作协调小组,日常工作有专人负责。5年来,这一协调小组相互通报有关合作项目的进展、执行情况,商谈新的合作选题,协商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保证了合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二、以跨行业科技合作为突破口,打破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界限,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的。地震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石油勘探、开发的工作对象,无论是研究方法和技术,还是研究目的和成果,都有近似之处。双方在确定合作项目的同时,落实参与合作的单位,一些大的项目往往是由几个单位共同参与完成的。地震系统近年来每年投入石油系统科研工作的人员在千人以上,每年从石油系统得到的科研经费在500万元以上,一大批研究成果在石油行业得到了应用。
三、合作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地震科学研究是一种公益性的工作,所获成果的社会效益往往远比经济效益大。在和石油系统的科技合作中,许多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一些闲置的高精尖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合作中提出的遇到的新课题,又促进了地震科研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学习、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科研的选题更切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地震科学工作者的参与,也推动了我国石油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CT技术、震动法采油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等的应用,使我国石油勘探和开发迈向新的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