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试行分配制度改革科研人员靠成果转化获得报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26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试行分配制度改革
科研人员靠成果转化获得报酬
本报讯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所属的康复工程研究所和康复医学基础研究所从今年4月1日开始,试行分配制度改革,科研人员的工资不再由国家支付,而是从两个所的科研课题经费和成果转化效益收入中按所承担任务的比重和价值抽提。实行多干、干好多得,少干、赖干少得,不干不得。3个月来,两个所的科研任务完成进度加快,实施项目猛增,经费积累迅速增长,人均月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是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对残疾人进行全面康复的综合性机构。论规模,全国第一,亚洲第二。该中心由国家投资、国际无偿援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资建成。由于大部分职工没经历过创业的艰难,因而开业3年来,连续亏损。加上地处偏远的北京南郊,交通不便,这个研究中心一直门庭冷落。
为改变这种现状,中心党委在两个所率先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改革方案明确规定:从今年4月1日起,一直靠中心发放的全所人员工资一律停发,所有人员的经济收入一律从承担的研究课题经费中提取。不承担课题的人员的工资,所里不再负担,自行解决。现在所里科研人员竞相争取科研课题;生产车间提前完成任务并积极“找米下锅”;沉睡多年的高精尖设备仪器已开始启用服务于医疗和科研;上班聊天看报现象已绝迹,个别滥竽充数者主动要求调离。康复工程研究所的假肢车间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的70%,相当于去年全年工作量的总和;完成产值19.8万元,创利润4万余元。
改革不仅搞活了两个所,而且在中心的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所属博爱医院自筹资金扩大病房,康复床位由216张增加到373张,还开设家庭病房,使尽可能多的残疾患者得到康复治疗。
在社会效益提高的同时,经济效益也逐月提高,今年1—6月份经济收入较之去年同期增长49.87%。过去科研人员的奖金一直吃着每月76元的大锅饭,改革以后的三个月个人奖金拉开了档次,总体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蔡美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