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绿色的晚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26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建设之歌散文特写

绿色的晚年
刘芳
在融融的夕照中,蹀蹀躞躞地走来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他背着铺盖卷儿,拎着旧木箱,拄着一根榆木棍,步履艰难地走回了自己的故乡——干旱荒凉的铁沟村。他,就是1947年参军入伍,曾在部队立过大功,后来在地方又多次当过劳动模范的离休老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洪志远。他是因自己体弱多病,不能再为党工作,才毅然提出申请,携其全家荣归故里的。
这十八里长的铁沟村穷得几乎连根草都不长,很多居民都逃到了外乡,唯独这位身患脑血栓及胃溃疡的人却执意要离休回铁沟。同事们无不苦口婆心地劝他搬到县城去住,可他却说:“我当初离开那里时是荒山一片,现在仍是一片荒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兑现当年参军时对乡亲们许下的诺言,我要在有生之年,豁出老命也要叫铁沟长出绿树来。”
也许是天意作美,回乡不久,他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这给他施展宏图创造了条件。他想,只要铁沟有了水,再硬的石头山也能长出新绿。他扔掉拐棍,扛起锨镐上山了。
看到哪有点湿土,他就拚命地往下挖,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先后挖出了几十个大坑也不见水。他的两手磨破了;尖尖的铁镐磨秃了一把又一把,本来就十分虚弱的身躯,现在瘦得像皮包骨头。老伴和孩子们几乎是跪着求他:“你不能再糟蹋自己了,铁沟缺水是天意,你一个快入土的人还能有啥作为?”但这位68岁的老人,仍挖山不止。后来,在大北沟的一处山嘴下,他见草叶上缀着几滴小露珠,喜得他抡起大镐使劲地挖,忽然,“噗”地一声,一股泉水冒了上来。那晶莹的水花,喷洒在空中,在阳光的折射下,放出奇异的光彩,喜得老人像孩子般地蹦跳起来……。
有水就会有绿。为了尽快绿化荒山,他先在自己家光秃的石头山上做试验。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先挖开山石,整修成小平台,然后到深沟里挑来黄土垫上,形成水平梯田,再栽上树。有一次,家人看天黑了还不见他回来。小孙子去找他,跑了一坡又一坡,也不见爷爷的踪影。正在着急呼叫时,忽然脚下被什么绊了一下,低头一看,原来是老人正躺在山涧,满脸都是血。他是在挖山栽树时滚下了坡,后背被扎得血肉模糊……他就是这样没日没夜地苦干一年半,终于奇迹般地在石山上开出四亩果园来,全都栽上了树。因为肥水充足,小树长得特别壮,现在已经结了果。那葳蕤的绿色,如同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全村的人都为这位老共产党员的事迹所感动,争先恐后地搞绿化,所有的自留山都栽上了树。为了发展集体经济,他还组织群众建果园两处,栽红果树200多亩,一向干旱缺水的小山沟,如今变得绿油油。洪志远,终于用自己晚年的余热余辉,把家乡染成一片新绿。
(作者单位:承德地区文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