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从直接参与到间接帮助——科特迪瓦房建改革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26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房地产业

从直接参与到间接帮助
——科特迪瓦房建改革一瞥
本报记者 顾玉清
科特迪瓦自独立以来,一直重视居民住宅建设。为解决住房问题,环境、建筑和城市部一改过去国家包揽一切的做法,大胆推行居民住房商品化的战略。
在环境、建筑和城市部大楼的办公室里,该部有关负责人莱翁斯·奥蒂先生对记者说,从1960年—1980年期间,科特迪瓦居民住房是由国家统建统分的。国家集中财力,直接参与行动,使住房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居民住宅由殖民时代的3000套一下猛增到10万套以上,大大缓解了住房难的问题。
但是,从80年代开始,由于持续不断的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政府的这些努力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公共部门提供的低租金住房,是以大量的财政拨款和津贴来实现的。长此下去,不仅国家经济不堪重负,维修、保养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另外,住房的需求量每年以2.5万套的速度在急剧上升。全由国家统包的运行机制,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在经济不佳和需求紧迫的双重压力下,从1981年开始,科特迪瓦环境、建筑和城市部重新审议并调整了居民住宅的建设计划以及实现这一计划的途径,调动公众在解决住房问题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从国家直接参与到间接帮助的政策转变。
在实施住房商品化的过程中,科特迪瓦房建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和吸引资金的措施。比如,降低工商管理税,减免建材增值税,临时减免土地税等。
对土地的征用,实行价格控制,避免投机活动。经营的形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提供价格相对便宜,但需自行开发的荒地。二是国家提供水、电、煤气、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俱全基地。前者有利于大量投资,成片建设。后者满足了一家一户自建的需要。
科特迪瓦人的住房大多是在银行的帮助下获得的。具体做法是:月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居民,须先去有关银行申请登记,交纳住房售价10%的定金,同时办理每月小额偿还手续(通常10年还清)。然后,通过银行提供贷款,向承包商一次付清全部费用。贷款年利率城市居民大约为10%,农民为6%—7%。因此,房地产承包商一般不是先建后售,而是先售后建,在动工之前,已经协议在手,所有的住房都各有其主了。
在城市规划与住房承建处的高级技术人员约沃·塞尔日先生的陪同下,记者参观了阿比让东北部正在兴建的阿博博居民区。这个居民区是由一个黎巴嫩商人投资兴建的。据正在施工的建筑工人说,公路两旁新建的一排排红顶白墙别墅式平房,共有400多栋。其中3间、4间和5间一套的不等。室内,水磨石铺地,明厅、卫生间宽大而讲究,外加堂沿。一栋5间一套的住房售价近1000万西非法郎(约合3万多美元)。这对于一个月薪在20万以上的家庭来说,分期付款是能够承受的。对承包商来说,更是有利可图。
目前,在科特迪瓦经营房地产的国内外公司很多,一片片崭新的住宅区正在拔地而起。环境、建筑和城市部的官员们预言,尽管步履艰难,但按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国家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再辅之以帮助,住房紧张状况可以得到缓解。
(本报阿比让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