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昌邑建成农牧副渔创汇体系上半年农业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3成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27
第1版(要闻)
专栏:

昌邑建成农牧副渔创汇体系
上半年农业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3成多
本报讯 成群的家禽变为创汇“活财神”,小手工艺品漂洋过海“赚洋钱”,不毛之地的盐碱滩变成出口对虾“金银滩”……山东省昌邑县外贸总公司的同志高兴地说:如今创汇农业唱起了我县外贸生产的重头戏!
1991年,昌邑县农业出口交货值达1.1亿,占全县出口总值的52%;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农业出口交货值6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形成了农牧副渔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创汇体系。
充分挖掘当地农业资源的巨大潜力,把农业生产的着眼点转到开发、增值、创汇上来,是昌邑县委、县政府决策者的统一思路。1988年以来,他们首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突破口,利用全县农村剩余劳力,大力发展抽纱、地毯、服装、家禽养殖、开矿等创汇项目,吸引劳力8万多人。去年全县仅抽纱加工一项,就完成出口交货值2119万元,创汇350万美元,并在农村形成了700多个“炕头创汇工厂”。其次是利用广阔的资源优势,建立农业创汇基地。在该县北部十几万亩沿海滩涂上,建成虾池7.2万亩,去年出口成品虾78.6万公斤,收购值达3144万元。粮、棉、花生也是这个县农业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仅棉花出口就达到228.5万公斤,完成出口交货值1485万元。这个县还迅速扩大“三来一补”项目。昌艺桐木制品有限公司,是与港商合资的村办企业,去年创汇达351万美元。 (赵宝信 姜言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