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内陆“边贸”别样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28
第2版(经济)
专栏:现场短新闻

内陆“边贸”别样红
本报记者李而亮
“山东境内有个‘河南县’,‘河南县’里有个山东乡。”立足河南东北角范县,这句话是最恰当的概括。20多年前,国家为解决水利纠纷,把黄河支流金堤河下游划归河南省,却把范县县城留在了山东境内。两省“边民”当时绝不会想到,这个特殊的组合,会为今天双方“边贸”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已是晚上10点多了,来自山东的青年农民小马还不肯收他的烧鸡摊。他的回答令我吃一惊:“今天已卖出近200只了。”一只按5毛利算,他一天就可收入100元。
沿着大街一走,就会明白小马为何不愿收摊。这里的夜市犹如南方。排列街道两旁的摊点挑出了盏盏电灯,灯下洋溢着小吃、卤肉、烧鸡、羊肉汤阵阵香味。排档后有门有面的商店也不甘寂寞,夜深了还大开店门。一家标号“国营”的副食商店,显然开的是夫妻店。姓史的店主把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他说:为了适应竞争,县里的国营商店都已分柜台、把门面承包给职工。
早晨天刚亮,我们就被市场嘈杂的声音吵醒。到街上一看,昨夜卖小吃的排档换成了两省农副产品、工业品、生产资料的交易。县工商局长介绍:县城每天流动摊点有400多个,1万多人交易,日成交额都在5万元以上。而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这里经商的绝大部分是两地的农民。
提起“边贸”的兴起,范县县委书记郑守来一言道出“奥秘”:“把两省政策的有利方面用到一起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