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鞍钢张甲明小组 创造安装地脚螺丝流水作业法 使安装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都大大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12-24
第2版()
专栏:

鞍钢张甲明小组
创造安装地脚螺丝流水作业法
使安装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都大大提高
鞍钢○二三○工地机械安装第二工区张甲明小组创造安装地脚螺丝和固定架的循环流水作业法,安装质量由百分之五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效率提高一倍。
地脚螺丝固定的安装,是苏联的先进操作方法。以前的旧办法是先浇灌基础,留出地脚螺丝孔,待机床安好后再浇灌地脚螺丝。苏联的新办法是在打洋灰之前,先按照基准点支好固定架,再把地脚螺丝穿在固定架上,下边用拉筋把地脚螺丝固定起来,然后把地脚螺丝及固定架下部一次浇灌在基础之内。这样,不管机械的震动力多大,地脚螺丝也不致被震动。这种先进操作方法对质量的要求特别严格,又加上工人没有经验,刚刚开始安装时,又没有明确分工和严格的检查制度,只凭经验盲目操作,现场秩序很混乱,经常返工,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某处八个基础,由于中心线差了,拖延了七天工期,使下道浇灌工序大量窝工,影响了整个安装工程的进度。
张甲明小组在这种情况下,多次研究,最后创造了安装地脚螺丝和固定架的先进经验——循环式流水作业法。推行之后,在四十天内安装的七个基础的地脚螺丝,质量由百分之五十合格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合格,其中有两个基础质量达到百分之百合格,效率提高了一倍。
他们的做法是:
一、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施工前,他们首先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照原图纸与施工图,研究施工图,并着重研究生产中心线、螺丝的中心线及高度、固定架高度螺丝的规格与数量,以及各种尺寸等。然后仔细检查工作物和现场设备、安装工具;检查固定螺丝架的规格;根据纵横中心检查螺丝孔互相间的距离和螺丝孔的大小与数目;检查螺丝本身是否弯曲,大螺丝套管与螺丝安合后是否正直;检查在施工中所用的工具如钢卷尺、钢折尺钢丝线及线坠等。
这样就可以保证安装过程中少出问题。
二、分工专业,实行流水作业法。张甲明小组一共有十二名工人,八名是技术工人,四名是徒工。在操作中,这些人分成三部分,运用平行和循环流水作业法操作。他们工作的次序是:先由一名最好的技术工人带一名徒工,将地脚螺丝的基准点找出来,拉好螺丝中心线;接着由另外两名技术工人带一名徒工,找固定螺丝架中心位置,找准后用电焊固定。在进行以上两道工序同时,其余六名工人搬运螺丝,搬完后即开始串螺丝。找固定螺丝架的三名工人把固定螺丝架中心位置全部找好后,就开始找标高。串螺丝的六名工人把螺丝串完后,即由其中的三名工人以线坠找螺丝垂直度,找完后,由另外三名工人在下面焊地脚螺丝拉筋;其余工人则做递料与割料工作。最后,组长进行全面检查,如无错误即交检查人员验收。
这种有明确分工而又互相配合的操作方法,使他们的整个施工工作都能有节奏有顺序地进行。
张甲明小组创造的循环流水作业法和旧的操作方法比较,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实行严格的检查,施工前检查图纸、工具和地脚螺丝;在施工中又有个人、工序检查,班组长、技术检查组和专家等层层检查制度,因此充分保证了工程质量,消灭了返工现象。
二、实行明确分工专责制度,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工作,加强了责任心,消灭了停工待料和窝工现象。他们所做的七个基础,提前十一天完成任务,平均每个螺丝使用零点八工,有的只用零点四工,大大加速了工程进度。
三、由于实行分工专业化,发挥了每个人的技术特长,迅速培养了徒工,并普遍提高了技术水平。如他们创造出拉筋连贯焊接法,提高效率百分之八十,节省两千二百公斤钢筋;改变了焊固定架、螺丝托板孔的办法和找螺丝距离与位置的操作方法,对提高工程质量起了很大作用。
四、由于他们使用这种先进操作法,一共节省了一千二百五十六个人工,两吨钢筋,二百公斤焊条,二十瓶氧气,一百公斤电石。
这一先进操作方法在○一九○工地推行之后,也收到了同样效果:工程质量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效率提高两倍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