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老导演晚年作小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29
第8版(周末)
专栏:名人近影

老导演晚年作小说
□方连/文
适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40周年之际,荣获该院名人元老杯之一的著名演员、导演方琯德写的自传体小说《胭脂巷的子孙们》也于同年由燕山出版社出版了。首都人民对方琯德并不陌生,他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已50多年,演出和导演中外名剧30多部。他多次主演的巴西名剧《伊索》,把两千多年前一个古希腊的刚强不屈的奴隶活现在舞台上;他演《日出》中的潘月亭,把曹禺笔下刻画的旧中国的资本家表演得淋漓尽致。1954年他在《春华秋实》一剧中,扮演丁经理,周总理陪外宾观看后,曾赞扬说:“你创造了一个典型。”最近中央电视台为庆祝北京人艺成立40周年,拍了一部纪录人艺著名演员的电视片《人艺名人》,把他的话剧艺术再现在银屏上与广大观众见面。
80年代初,由于身体的原因,方琯德告别了心爱的舞台,可他的心依然和艺术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决心要写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反映自己这一代人是怎样从封建名门望族的大家庭中,走上革命道路的,和自己从事话剧艺术的经历。这并不是为自己树碑立传,而是要通过写自己这个家族的变迁,年青一代人所走的革命道路,来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剧变的激流中,出身封建大家庭的年青人的命运。他写自己的艺术道路,是因为他50多年的话剧生涯是与中国话剧的发展史紧密结合起来的,从中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话剧发展的道路。他在年近古稀之年,用不断颤抖的手,在两年之内,竟然完成了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他说:“我写这部小说很顺手,因为书中的人物除了我自己之外,都是我的亲人们,我的母亲,我的同胞兄弟,我的堂姐妹、表姐妹们,和与我共同战斗过的战友,我所敬爱的老师和话剧前辈们。同时还因为对这部小说,我在思想上已酝酿构思了近20年之久,只是因为离休前,我全身心地投入在话剧事业上,无暇动笔,一旦可以提笔,文思就滔滔而来,不可抑止了。现在《胭脂巷的子孙们》已经出版了,但我总感到好像还没有写完,主要是,我没能把那些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我的那些兄弟姊妹们在革命斗争中,磨练成长的过程写出来,以鼓舞后代。当我到达解放区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一个堂妹,她竟从一个腼腆软弱的名门闺秀,而变成了一个飒爽英姿的女战士,在敌后尖锐的武装斗争的环境中,领导着一个区的工作。革命的大熔炉是怎样的改变了一个人啊。我准备在我身体好些时,争取写出《胭脂巷的子孙们》的续集。”
(附图片)
1987年2月,《蜕变》演出后方琯德(左)和曹禺在一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