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大漠野马第一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29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大漠野马第一驿
新华社记者 徐以和
浩瀚大漠。
成群的野马,有的昂首长嘶,有的在池畔嬉水,幼驹则依偎母马腹下吮奶,亲亲融融。
曾在我国绝迹的普氏野马,正在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中国野马第一驿——新疆野马中心复壮返野。
在2.56平方公里的荒野环境里,这些野马自由组群,自由交配,繁衍后代,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野马数量已由1985年的8匹发展到了42匹,成为世界第4大野马种群。
资料表明,新疆是中国野马的原产地。中国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有关于野马的记载。环境的变迁、人类的侵扰使这一珍稀动物曾在中国绝迹。1947年,在新疆和蒙古接壤的地域,人类最后一次目睹野生状态的野马。
据新疆八一农学院教授周万友介绍,目前,世界上约有1000匹野马栏养在动物园和禁猎区内。这些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保存下来的野马,是上个世纪外国人从中国猎走的野马的第八九代后裔。由于打破了野性状态中的争雄优配的习性,这些野马体形趋于粗壮,气质变得呆滞。
更严重的是由于近亲繁殖而使野马繁殖能力降低,造成种群退化。周万友说,60年代世界野马繁殖率只有5.9%。
濒临绝种的野马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为世界甲级濒危珍稀动物而载入“红皮书”。
1976年,第二届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大会认为把野马放回原产地是使这一濒危动物恢复原有形态的最理想的措施。新疆,这个野马的故乡便被确定为放养地。
1985年,首批11匹野马飞越太平洋,从美国、英国、德国到距乌鲁木齐以东140公里的戈壁滩上安家落户。
时隔5年,科研人员的潜心研究和牧马人的精心料理,野马在这个冬季严寒、夏季酷热的生态环境下繁衍后代,生长发育良好。
野马中心主任张俊介绍,野马在这里已繁殖了第2代23匹。受胎率达66.3%,繁殖率65.8%,成活率95%,增长率是世界野马平均增长率的2.2倍。
最近,中心又从德国和美国引进了7匹野马,以扩大种源,防止近亲繁殖。
近年来,周万友和中心的技术人员对野马的攻击行为、信息传递行为、摄食行为、排泄行为、睡眠行为以及性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
同时,研究人员还推算出世界野马年谱和新疆野马年序谱。这两个年谱可使人们对世界和新疆野马家族的衍变一目了然。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