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图上标个点地里井一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03
第2版(经济)
专栏:农业综合开发巡礼

图上标个点地里井一眼
新华社记者 蒲立业
早就听说河南省的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有板有眼,便想去中原大地看个究竟。不久前,我们终于如愿以偿。河南省农牧厅副厅长常运诚乐呵呵地说:“究竟我们搞得咋样,你们下去看后自个下结论。”
我们从郑州赶到新乡县古固寨乡,又从古固寨奔向杞县泥沟乡。所到之处,都是一派令人振奋的崭新景象,昔日“遇旱庄稼晒焦头,有涝难排满坡水”的沙荒地、盐碱地,经过农业开发“妙手回春”,如今已变成能浇能排、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跳下车来放眼望去,满目都是一方方、平展展的麦田,农田四周,是一排排枝繁叶茂的泡桐或沙腊杨,刚刚收割后的麦田里,一座座机井房很醒目。靠近了细端详,在井房上、机井边、沟渠旁,都清清楚楚地标上了“黄开办××号”的字样,一色红漆,煞是惹眼。
在泥沟乡焦喇村一块地头,我们看到一位老汉正倒背着手来回溜达,不禁好奇地上前搭话:“老大爷,大伙都在忙夏收,你怎么这么清闲?”“清闲?”这位名叫张护光的老汉挥手指着田间说,“我是这儿的‘五护员’,就是看护山水林田路的。工程千辛万苦干好了,不看管哪行呢!人好说,可牲口不懂事呀,它要是性子上来照着这些小树啃上几口,谁来挡风抗沙?”老汉颇自豪地补充说,在他村里,像他这样的管护员有四五人,都是从那些“老坚决”、“管得宽”之类的人物中挑选出来的。
告别这位善良淳朴的老人,我们来到泥沟乡乡政府办公室。乡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咱泥沟乡过去是个出了名的穷地方,这几年咱日子可好过多了,俺们不仅基本上不再吃救济粮、花救济款了,而且还上交了国家500多万公斤征购粮呢!
这位乡领导略一沉思后说:“农业综合开发之所以见效快、收益好,关键是按项目管理这一招绝。过去俺们学大寨学红旗渠,并不少流汗,可管理工作跟不上,大水一来照样把工程冲个稀里哗啦。这次俺们的管护工作可严多了,就像你们看到的,每村都有‘五护员’,发现有人毁坏工程,不论亲疏,一概严惩。崔寨村的支部书记拉煤将新建好的桥碰坏了,乡里不但狠克了他一顿,还责令他限期把桥修好!”
离开泥沟,我们又到了扶沟,再经开封赶到漯河。一路上边看边听,兴致愈来愈高。陪我们参观的省农牧厅的孔令才话匣子也打开了:“你们看到的这些,只是我们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据小孔介绍,河南省为了管好用好每年由中央、地方、群众共同筹集的2.4亿元开发资金,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先说资金管理,由省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不切块,不分条,严格按项目投放。省开发办还和财政厅联合制定了“三专五定”管理责任制,即开发资金要专人负责、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定开发任务,定投资额度,定还款时间,定奖惩条件,定审计制度。难怪当初有不少人抱怨:开发办的钱真不好花!对项目管理,河南省也摸索出一些“绝活”:干之前,有立项论证,组织多方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凡专家摇头皱眉的项目,一律不列进计划;干起来后有质量检查,干砸了,不但要酌情扣钱,还要限期改进;工程干完,还要抓项目建档和工程保护。所有建设项目,以县或开发片为单位统一编号,填入省统一印刷的项目档案卡片,这样,既便于统一管理,又杜绝了弄虚作假现象。
正是由于强化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河南省的农业综合开发发挥出了增产增收的巨大威力。从1988年至1991年底,仅仅3年多时间,河南省就已开发治理中低产田1000万亩,项目区内每亩耕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27元增加到497元。其实,河南省强化农业开发管理的意义还远不止此,它以按照项目建设严格管理的崭新模式,昭示了我国农业振兴的希望之路。不管是常规农业,还是开发性农业,尤其是今天成为热门话题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要想干好,不都需要丁是丁、卯是卯地管理好嘛!
回到郑州,农牧厅副厅长常运诚劈头就问:“转了一大圈了,觉得咱河南省的农业开发管理咋样?”我们一行几人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拇指,用刚刚学来的跑腔走调的河南话答道:“中!”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